潮间带
援中港湿地位在高雄市梓官区,前身为一望无际的鱼塭,由于当地鱼塭水道有生长旺盛的红树林,经过环保团体的争取,市府将此公园规划做为红树林湿地公园,成为高雄市最大的湿地公园。社团法人台湾湿地保护联盟从2009年调查至今,潮间带蟹类已累计有8科27种。而其中9 种招潮蟹中,除弧边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北方招潮蟹外,其余皆为台湾的稀有种招潮蟹,特别是贾瑟琳招潮蟹为2010年才发表之新种招潮蟹,这些种类在援中港湿地每次调查数量都相当丰富,是援中港湿地独有的蟹类观光资源
小琉球民宿-琴宿坊位于小琉球渔福村本渔路上,前方是小琉球运动公园, 右侧的小径可到达龙虾洞附近的小渔港与热门的潮间带导览区, 左侧不远处是池隆宫,再往下走可至龙虾洞。 我们虽然不是标榜海景的民宿,但却能让你感受到海岛的风情, 在民宿的附近就有很多的景点可以观日出看海景,而这也是小琉球独特的风情, 当你不经意间常常可以远眺大海与本岛的景色,八海里的距离拉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 我们家是第一次经营民宿,虽然很多的地方还在摸索中, 但我们仍乐在其中,因为我们衷心期待着为前来的旅客介绍家乡的美丽, 带大家看见小琉球在地的人文与景观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夏小明牵头实施的浙江省沿海滩涂湿地(潮间带)资源监测与评价专项全面展开,这是继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实施后,浙江省再次对沿海滩涂湿地进行全覆盖、高精度的调查监测。该专项为期2年,预计于2021年底完成。 据悉,沿海滩涂是近海生物重要的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罗柳墀研究团队受屏东县政府委托进行“小琉球潮间带物种调查与监测计划”,11月初在小琉球发现台湾首次出现的海洋螃蟹-绵蟹科的虚幻隐绵蟹。 罗柳墀表示,虚幻隐绵蟹是小型螃蟹,大小约1公分,背甲的壳宽仅约8.5mm,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种类的幼小个体,不会让人特别注意。 罗柳墀说,文献纪录中,虚幻隐绵蟹只分布在印度洋周围和太平洋西岸海域,在台湾隐绵蟹类只有2种纪录,这次的新发现让台湾的纪录增为3种
1.rumphii在2010年4月17日 石城海边拍的 请问是? 2.同一天我拍的 较幼 大小只有秀峰结螺的三分之一 不知是否与上图同种? 大小只有秀峰结螺的三分之一 =>非常不科学. 上面,傅兄的成贝与站长的幼贝还在吗? 我手中,还有贝友北海岸收集到另外两只壳,所以估计傅兄的壳,最大壳径在 4mm站长的壳,2.6mm. 我手边的标本就是这些了(应都是砾石),年代有点久远,不确定当初拍的那个标本最后是自己收藏? 没带回来? 还是送给同行贝友? 还是根本就不是我采集的,只是协助拍照? 印象当时潮间带同行的是站长、郭大哥、傅大哥、大文正。然后最深刻的是站长当时忽然异想天开的跟我说,嘿,如果我把镜筒前端(Tamron的90微)浸到水里,距离减少倍率会更大,我回他:你疯了 2017年8月12号 与rumphii到丢掉小蝾螺的地方去翻石头 只翻到一颗 不知道与7年前的一不一样? 麻烦站长,带上山上。
位于绿岛灯塔北面海岸的乌油窟,因为退潮时海水被环状礁石阻挡而无法流出,形成潮间带型的小水池,除了平静透彻且颜色瑰丽的水面、水池内多样的生态之外,岸边纯净无瑕的贝壳星砂也是亮点之一,是一处十分美丽的梦幻沙滩。 乌油窟位于绿岛灯塔北面海岸,是一处退潮时才会显露出来的小水池。此处景点附近是礁石海岸,因为退潮时海水被环状礁石阻挡而无法流出,于是形成一个小水池
以灰白色墙身、碧绿色屋瓦建造的二层楼建筑是澎湖水族馆,它位于澎湖的白沙乡岐头村,是由原来的水产试验所扩建而成。馆内规划有滨海生态、礁岩池、大洋池生态等展示区,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长达14米的拱型海底隧道,您可以漫步在隧道中,欣赏各种海底生物。水族馆大门正对面,有一段笔直地朝台湾海峡延伸出海的波浪海堤,当初是日本珍珠养殖公司辟建的养殖场,由于海堤特别的波浪形状,吸引许多的游客前来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