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体稍长且侧扁。吻部短;上下颌具一列尖齿,前方各具 2犬齿,无后犬齿。头部无鳞,仅鳃盖上部有少许鳞片;颈部裸出。D. VIII 13;A. III 11;G.R. 19-20;腹鳍尖形;尾鳍截形,上下缘或有延长。体色因鱼龄大小与性别而差别极大,雄鱼体暗绿色;头淡红褐色,具许多与体色相同的细色带,一条在头下半部成一环纹,二条从眼前缘分别向上下颌伸出,另有三条从眼后缘伸出分别止于胸鳍基;各鳍均为黄色,背鳍前部硬棘间有一黑斑,背鳍中央、臀鳍基及尾鳍上下缘均具一红纵带,胸鳍上半暗蓝色;体侧鳞片常有横线纹。雌鱼体色暗黄色至黄绿色,其余色斑与雄鱼同。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海域中,由潮间带到30米深的亚潮带。喜出没在礁湖、向海礁区的外侧,小圆石、泥地混合或致密的珊瑚礁区上方。白天不停地以波浪状的游动觅食,夜晚则休憩于礁区的岩缝凹处。主要以有壳的底栖性动物,如螃蟹、小虾、小贝、海胆、海星等为食,偶尔也吃多毛类及鱼卵等。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泛太平洋区,由斯里兰卡到巴拿马,北至日本、夏威夷海域,南至澳洲、罗得豪岛等。台湾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利用: 中大型之隆头鱼,体色鲜艳,是适合水族观赏的鱼类,亦可食用,肉质鲜美,但易糜烂,故宜红烧,不宜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