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学
近日,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阳光照射的不断增强,白癜风患者也迎来了病情发展的关键期。为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关于推进白癜风慢性病临床确诊、健康管理与夏季白癜风高发的防治工作,6月6日—7日,东莞博润中医医院特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尤立平教授来院开展专家联合会诊,专攻难治性白癜风病案,让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首都优质专家的会诊服务。 尤立平教授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皮肤病学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性病学组委员和中国中西结合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免疫性皮肤病学组委员
糖尿病人每天运动一小时死亡风险减半【消息】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小组在25日的欧洲糖尿病学会会刊《糖尿病学》上报告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每天运动1小时左右,可使死亡风险和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约一半。 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与日本国内59家糖尿病专科医疗机构实施了联合调查,以1700多名40岁至7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之外的运动情况。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
6.毕业院校/年份:200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感染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内科呼吸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7.从业经历:曾任职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先后担任感染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中心)副主任。 8.擅长方向:急慢性病毒性肝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医院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新药与医疗器械、试剂的临床评价
神经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脑血管病防治、帕金森病。 在省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13年发表SCI论文一篇,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
目的:旨在了解辽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LTDOT)状况及用氧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用在省级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9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95例患者中45例(47.36%)施行氧疗期间只有20例(21.05%)达到了长期家庭氧疗的要求完全了解长期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只有10例(10.5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600195《桥粒蛋白家族基因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及其预后相关性的遗传学研究》)的资助下,我院ICU王怡璐博士所在团队,近日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评估领域取得新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具有高猝死风险的家族性心脏病,该病相关致病基因至今尚未被全部发现。本研究为期三年,目前研究已完成了既定目标,获得了相关成果
长期从事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尤其擅长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诊治、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透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甲状腺疾病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诊断治疗。 原任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原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四十三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成都军区老年病协会委员。 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七年制肾脏内科获硕士研究生学位
1942年生,1965年毕业于原吉林医科大学五年制,1982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医学博士。1985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1995年任博士导师。曾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
医学博士,呼吸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感染性疾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泸州市医学会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泸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4年苏州医学院本科毕业,1997年苏州医学院神经病学硕士毕业;2004年苏州大学内科博士毕业;2006年-2007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院内科进修,德克萨斯心脏病研究所心力衰竭及干细胞研究室博士后;2011年加拿大McGill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科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进修,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起在本院工作至今,为我院神经免疫方向亚专科带头人和骨干。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人选。 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