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法
2023年初级会计考试备考先学哪一门更容易?备考有先后顺序吗? 初级会计考试备考过程没有绝对的谁先备考谁后备考之分,初级会计考试要求的就是一年内同时通过两科才可以拿证。因此,先学后学差别不大,但比较好的备考状态还是齐头并进,毕竟《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各有侧重,先学完一科再去学习另一科,会很容易因为长时间学习另外一门导致之前学过的知识忘记。 《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考试内容分属两个逻辑体系,交集内容不是特别多,因此,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及时复习,这是备考工作的重点
是会计,你就得娶一个管家婆! 谁说婚姻是自由的坟墓?哥娶了个“管家婆”,天天管东管西的,8 如何进行试算平衡? 由于借贷记账法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基础,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这就保证了每一项经济业务所编制会计分录的借贷两方发生额必然相等。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年、季、月)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分别是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的积累,所以二者必然保持平衡。同样道理,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和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也必然相等
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在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从事会计核算、出纳、税务等岗位工作或在相关部门从事社保、文秘、仓库管理、收银等工作的中级技能人才。 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了解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知识,严格执行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会计核算规程,并能解决一般性会计核算问题。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了解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会计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023年陕西自考《基础会计》习题1 1、单项选择: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括号内。 2、最早系统论述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运用的著作是( )。 A、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吉甫撰《元和国记簿》 B、大和元年(公元827年)韦处厚作《大和国记》 C、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丁谓主编《景德会计录》 D、意大利数学家巴却里1494年发表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5、( )既反映了会计对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职业定义:在国际贸易企业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采用复币记账法,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工作。 职责:外贸会计人员是企业外贸业务会计核算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负有全面、真实、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业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外贸业务管理专业人才。 外贸会计是在国际贸易企业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采用复币记账法,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工作
2019年自学考试00041《基础会计学》模拟试题(2) 【导语】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提供的《基础会计学》模拟,供考生朋友们参考学习! 2、“应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2000元,期末余额为6000元,则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 3、下列账户中属于权益调整账户的是( )。 6、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右端,两个因素的位置( )
如果有条件可以报一个培训班,这样有老师系统教大家,而且遇到问题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一般情况下都能通过。就是需要花钱和花时间,如果是上班族,学习时间就不好安排。 自学需自信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贴近院校教学的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适用性强。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图文结合,易学易用,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务操作相结合,使读者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流程。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每一个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现金"\\"银行存款"等等相信你都知道)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会计科目根据它所反映的要素性质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资产类帐户的借方记录增加数贷方记录减少数负债类帐户的借方记录减少数贷方记录增加数权益类帐户中费用成本支出类的借方记录增加数贷方记录减少数权益类帐户中收入类的借方记录减少数贷方记录增加数,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任何意义 什么叫借方,什么叫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019年自学考试00041《基础会计学》模拟试题(1) 【导语】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提供的《基础会计学》模拟,供考生朋友们参考学习! 2、最早系统论述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运用的著作是( )。 A、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吉甫撰《元和国记簿》 B、大和元年(公元827年)韦处厚作《大和国记》 C、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丁谓主编《景德会计录》 D、意大利数学家巴却里1494年发表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答案:D 5、( )既反映了会计对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6、在会计核算中,运用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环节,都要以( )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