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如果您特别喜欢东南亚那辛辣又充满椰香的异国料理风格,那您一定要来认识椰棕糖。 椰棕糖又可称作椰子花蜜糖、椰糖,主要由椰子花蜜经由干燥、结晶所提炼出来的一种糖,色泽会呈现金黄到棕色,其甜度虽然比砂糖低但却拥有独特焦糖香气,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东南亚美食当中,利用其温顺的甘口感来缓和东南亚料理辛辣的料理风格,最常被用在咖喱、新加坡叻沙、椰香饼干,甚至是制作成蔬果沙拉酱。 除了替料理增添异国风味,椰棕糖还有哪些好处呢? 根据研究,椰棕糖的升糖指数(GI值)大约35,是砂糖升糖指数110的三分之一而已,比较不会造成血糖的波动,因此也获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推荐将椰棕糖作为代糖使用,适合有血糖控管问题的人酌量用于料理调味
随着糖尿病在全球发病率的升高,寻找到关键有效的预防因素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膳食作为关键因素之一,一直被科学家们长期关注。 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郑巨圣课题组近日在糖尿病领域国际期刊《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关于脂肪、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关系的最新成果
陈学群,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及神经所任职(杜继曾教授实验室)。自1997年一直从事低氧生理学、低氧神经内分泌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低氧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调节及CRF及其受体的核心调控机理;低氧对生长轴GH/IGF系统的作用及其调节原理;高原动物对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比较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是内分泌科医师的行业组织,致力于提高医师专业素质,维护医师合法权益。2011年年会将发挥行业协会特色,以医疗改革、法律**和职业规划为重点,邀请卫生部领导、资深法律专家、国家基金委资深评审专家等到会报告,帮助医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同时,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内分泌代谢领域专家,就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钙磷代谢等领域做专题报告,提高从业医师的专业水准
血糖诊断标准主要分为空腹血糖值及口服75克糖水两小时之后的血糖值。就一般临床或社区筛检而言,大都采用空腹血糖值进行判定,主要因为临床检验检测比较 容易,民众可以不用喝糖水后等待2小时再抽血一次,因此接受性较为广泛。美国糖尿病学会于2003年重新定义糖尿病诊断标准(Diabetes Care 2003),除了空腹血糖值大于126mg/dL定义为糖尿病之外,下修空腹血糖值100-125mg/dL定义为空腹血糖异常者,需多加注意血糖变化
为唤起全球对糖尿病危害的关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从一九九一年起将每年的十一月十四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题是 “The Family and Diabetes”,意思即是“家庭与糖尿病”,希望宣扬主要讯息:一是让大家认识糖尿病对家庭的影响,并建立支援受影响者的网络。二是促进家庭方面的糖尿病管理,强调护理、预防和教育中的作用
为倡导各范畴卫生专业人员对糖尿病病人作共同照顾的理念,澳门药学会谨订于11月28日(周六)下午2时至6时30分假澳门旅游塔四楼举办“糖尿病全人照顾新策略研讨会(New Approach for Diabetes Holistic Care)”,由新加坡、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资深的临床医生、临床药师、中医、护理师及营养师,围绕糖尿病的最新治疗、用药安全及对糖尿病病人作共同照顾的议题作演讲,让本澳的药师、医生、中医、护士、营养师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士更深入了解糖尿病全人照顾的内涵和策略,以提升本澳对糖尿病管理的整体质素。 祈请于11月25日前填妥附件回执电邮至psmacao@gmail.com或传真至28584314,又或将相关资料以短讯发送至66928419。 参与本研讨会将获得澳门药学会药学持续教育积点5点
随着糖尿病在全球发病率的升高,寻找到关键有效的预防因素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膳食作为关键因素之一,一直被科学家们长期关注。 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郑巨圣课题组近日在糖尿病领域国际期刊《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关于脂肪、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关系的最新成果
对于糖尿病饮食来说,吃哪些肉类比较好? 瘦肉和肉类替代品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选择,他们应该避免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这些不健康的脂肪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本文将讨论健康的肉类选择和应该避免食用的肉类,还将介绍植物性饮食对糖尿病的好处,包括肉类替代品
随着糖尿病在全球发病率的升高,寻找到关键有效的预防因素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膳食作为关键因素之一,一直被科学家们长期关注。 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郑巨圣课题组近日在糖尿病领域国际期刊《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关于脂肪、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关系的最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