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
1992年入学时,本专科录取新生2277名。入学时为22个院系,68个班。1997年共有2365人获学士学位
国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刘小钢与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类钙钛矿纳米晶X射线闪烁体,能大幅度降低X光成像所用的辐射剂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林国明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一组国内外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技术,能大幅度降低X光的辐射剂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和制作成本。 国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刘小钢与23名来自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出一类钙钛矿纳米晶(perovskite nanocrystals)X光闪烁体(scintillator)
李昊龙,男,满族,1981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03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进入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师从吴立新教授,于2008年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8-2011年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Christoph Bubeck教授和Klaus Müllen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回到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教授,201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6年晋升教授。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已实现技术转让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是四川大学的二级学院,是“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学报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7年四川高等学堂化学门与应用化学门的开办,先后经历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国立成都大学化学系、国立四川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四川大学化学系、四川联合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等时期。 这款显微熔点仪结合高精度控温技术和高清光学镜头放大技术,不但为用户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测试结果,还为用户带来高效便捷的测试感受
我室钟羽武研究员获第二届“中国化学会-泊菲莱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光化学学科的发展,鼓励广大青年学者创新进取,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设立了“中国光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奖励和表彰我国光化学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据悉,2019年共评选出2位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10月12日至15日,第十六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简介:1994年7月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化学系以及在美国华盛顿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医学中心做博士后。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医学院任助理研究员
祁艳霞:女,2005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分析化学专业,2011年7月获博士学位。2011年8月加入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食品中蛋白质和过敏原的分析鉴定
徐功瑾,男,1962年4月出生,汉族。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德国注册酿酒师,现任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中兴大学教务长郑政峰年轻时,看见环境污染对鸟类的伤害,毅然投入环保研究工作长达近30年,日前获行政院环保署颁授被公认为环境保护最高荣誉的“环境保护专业奖章”学术类一等奖章,是中兴大学不折不扣的绿色校园守护者。 郑政峰教授自兴大化学系毕业后,进入石化工厂上班。某天上班途中,看见数只飞鸟无故坠落厂区,他警觉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毅然决然以化学专长投入环保工作,远赴美国学习新知
张清华,男,1970年7月出生于山东; 1993年7月大学毕业于青岛大学应用化学系; 1996年3月获东华大学硕士学位; 1999年3月获材料学博士学位,师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景遐斌研究员。2001年晋升副教授; 2005年晋升教授。2003年10月- 2004年9月赴荷兰爱茵霍芬科技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修学习,师从材料学著名学者Piet J. Lemstra教授;2012年10月- 2013年4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