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龙,男,满族,1981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03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进入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师从吴立新教授,于2008年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8-2011年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Christoph Bubeck教授和Klaus Müllen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回到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教授,201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6年晋升教授。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已实现技术转让。近年来关注新型电解质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功能开发,擅长通过自组装策略调控多元杂化电解质材料中无机、有机、高分子组分的微相结构,从而实现结构导向的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最终开发面向新能源和柔性电子等领域的的高性能电解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