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束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 (2015年5月3日)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5年5月3日)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都有为:(1936-),男,浙江杭州人。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南京大学教授。193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铅储存罐是由铅制成的厚屏蔽容器,用于运输或储存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放射性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能通过缩短接触时间、增加距离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取外部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Beam Diagnost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5000基于Hahn-Meitner-Institute开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束流诊断仪器系列,包括机械和相关电子设备。 束流轮廓监测系统5100用于测量中低能粒子加速器(例如质谱仪,同位素分离器和Van de Graaff加速器)中的离子束或电子束的强度、分布和位置数据。 束流诊断仪器5200系统用于涵盖基于同步加速器的粒子治疗加速器系统所需的粒子束诊断监测和控制,对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质子线是放射治疗的一种都是利用放射线产生的能量来从毁癌细胞。不过传统的光子射束用于治疗肿瘤时,从体表开始释放高剂量的放射线,到达目标区时剂量已递减,而为了使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放射剂量已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整个照射路径所在的正常组织就必须连带承受更多的放射线破坏。而质子线是使用氢离子形成的粒子流,通过同步加速器使加速到接近光速的60%之后,在穿越非肿瘤组织的路径上,只会释放出少许的能量,直到要治疗的部位才涌现出大批能量
大型强子对撞机形成罕见的四胞胎“顶夸克” 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世界最大的原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诞生”罕见的四胞胎粒子,它们被称为“顶夸克”。 主导亚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论“标准模型”曾预测存在这种四胞胎粒子,但是最新物理理论表明,它们的形成数量可能比标准模型所预测的更多。找到四胞胎粒子是检验该理论的第一步,这项最新发现是在LHCP 2020会议上公布的
Beam Diagnost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5000基于Hahn-Meitner-Institute开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束流诊断仪器系列,包括机械和相关电子设备。 束流轮廓监测系统5100用于测量中低能粒子加速器(例如质谱仪,同位素分离器和Van de Graaff加速器)中的离子束或电子束的强度、分布和位置数据。 束流诊断仪器5200系统用于涵盖基于同步加速器的粒子治疗加速器系统所需的粒子束诊断监测和控制,对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科学家Sergei Zharkov领军的研究团队,分析太阳动力观测卫星(SDO)观测影像,首度发现日震现象(sunquake)可在太阳磁场和带电粒子引起的爆发事件中发生。 Alexander G. Kosovichev和Zharkova等科学家们在1990年代首度发表日震观测报告。在过去10年,科学家大量研究太阳大气中的太阳闪焰(solar flare)爆发事件,并发现当闪焰爆发时,会伴随发生强烈粒子束横越太阳表面的日震现象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所所长段旭儒在2019年中国核聚变能源大会上宣布,新一代国产可控核聚变设备的核心设备“中国环流器二号M”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使之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方向上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已经接近实用化的水准,此举将奠定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方向的领先水准。 对此外媒纷纷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美国“新闻周刊”认为,如果该项目能够成功,该装置朝着可控核聚变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更接近最终目标,实现几乎无限的廉价清洁能源。据段旭儒在大会上透露的消息,新设备将产生超过2亿度的高温,这个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3倍
核物理学家 1935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