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mentation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机械设计杂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汇刊 1995~2022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压力容器技术杂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汇刊 1995~2022 Journal of Tribology 摩擦学杂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汇刊 1995~2022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振动与声学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B辑:工程制造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C辑:机械工程学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D辑:机动车辆工程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E辑:加工机械工程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F辑:铁路与快速运输杂志 1995~2022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机械工程师学会会报J辑:工程摩擦学杂志 1995~202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国际机械科学杂志 1997~2022 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流量测量与仪表设备 1998~2022
Beam Diagnost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5000基于Hahn-Meitner-Institute开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束流诊断仪器系列,包括机械和相关电子设备。 束流轮廓监测系统5100用于测量中低能粒子加速器(例如质谱仪,同位素分离器和Van de Graaff加速器)中的离子束或电子束的强度、分布和位置数据。 束流诊断仪器5200系统用于涵盖基于同步加速器的粒子治疗加速器系统所需的粒子束诊断监测和控制,对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时间:2020年1月14日 9:00 严如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端装备研究院国际机械中心执行主 任,2007年5月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机械与工业工程系,获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ASME Fellow) 获美国、墨西哥、中国等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牵头制定IEEE国际标准1项,发表SCI期刊论文90余篇,SCI引用超30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500余次,撰写和主编出版英文专著各1部。目前担任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副主席,是该学会11人执委会中唯一中国学者,并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副主编
Beam Diagnostic Instrumentation System 5000基于Hahn-Meitner-Institute开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束流诊断仪器系列,包括机械和相关电子设备。 束流轮廓监测系统5100用于测量中低能粒子加速器(例如质谱仪,同位素分离器和Van de Graaff加速器)中的离子束或电子束的强度、分布和位置数据。 束流诊断仪器5200系统用于涵盖基于同步加速器的粒子治疗加速器系统所需的粒子束诊断监测和控制,对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北京时间2017年6月27日晚,据外媒消息,乌克兰、俄罗斯、印度、西班牙、法国、英国以及欧洲多国正在遭遇Petya勒索病毒袭击,政府、银行、电力系统、通讯系统、企业以及机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Petya勒索病毒通过永恒之蓝传播,并被判定为高度风险。该病毒会加密磁盘主引导记录(MBR),导致系统被锁死无法正常启动,然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勒索提示
仪器(英语:Instrument)及仪表(英语:Instrumentation)通常指一些用于科学研究或技术测量的,一般来说专用于一个目的的设备或装置。一般来说仪器是比较复杂的,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仪器一般不是非常大,往往可以直接拿在手中操作,比较大的仪器很少大于一间房间(更大的一般被称为装置)
李 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化学工学会会员。1966年出生,湖南湘乡人。 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3和2006年在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西安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西安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17年留校任教,2021年评为硕士生导师,2022年晋升副教授
招生情况: 文玉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协会副理事长;《Instrumentation》、《传感技术学报》、《仪表技术与传感器》、《自动化仪表》编委。 先后8次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项目、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20余项
算起来断更很有段时间了,虽然说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地方,一直就这么让他长草也不太好,决定从即日起每月对JSSC(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的论**一个简单的小结,也算是一个学习的动力了 本期的JSSC中部分paper: 介绍了ECG-心电图信号(Electrocardiograph)便携监控系统的设计,基本上都用的chopper结构的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在系统上的提到的地方,有对多信号通路共用跨导输入级(注意输出用电流镜实现),采用adaptive sampling ADC等一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