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伦敦9月15日电 (记者田学科)15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宣布,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P公司ARM,这引起了ARM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泽的强烈回应。早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ARM卖给英伟达将会是一个行业灾难。在交易宣布之后,他直接发表了一封***,要求英国政府“拯救”ARM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刘霞)丹麦和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携手解决了一个困扰量子科学家多年的问题——在两块纳米芯片上,首次同时控制两个量子光源,并让其实现量子力学纠缠。最新进展对量子硬件的突破性应用至关重要,将促进量子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是计算机、加密和互联网加速“量子化”的关键一步,将为量子技术的商业利用打开大门。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稳定的量子光源,并实现量子力学纠缠,也就是两个量子光源可远距离地立刻相互影响
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1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陆生脊椎动物灭绝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学家认为的要快得多,未来20年全球陆生脊椎动物灭绝的数量,可能会与整个20世纪不相上下。研究团队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减缓这种趋势。 早在2015年,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保罗·埃里希就研究称,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
12月14日,国内首辆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在武汉下线,将用于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兴国号”列车由江西理工大学、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是世界上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 空轨,即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占地少、视野开阔,与行人、机动车互不干扰等优势,可用于连接旅游景点、商业区、科技园区等地
本文摘要:科技日报华盛顿11月18日电,专门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以及其他自动化决策技术研究的54位科学家11月16日致函美国国土安全部,呼吁该部门退出极端审查计划,称之为利用(AI)对申请人转入美国的人员展开审查评估,既不适合也不不切实际。 科技日报华盛顿11月18日电,专门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以及其他自动化决策技术研究的54位科学家11月16日致函美国国土安全部,呼吁该部门退出极端审查计划,称之为利用(AI)对申请人转入美国的人员展开审查评估,既不适合也不不切实际。 极端审查计划是美国土安全部辖下机构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今年6月明确提出的一项计划,期望以自动化程序替换目前的人力审查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申请人转入美国人员的犯罪风险,对其否不会对美国社会做出大力贡献展开评估,以更佳地继续执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
在5G、医疗云平台等技术支持下,新冠肺炎多学科移动远程会诊国家医疗队项目实现了“前方临床救治,后方多学科远程支持”的诊疗模式。 图为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拍摄的远程多学科会诊现场。 新华社发(高翔摄) “世界不会也不应该再回到疫情之前的世界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建荣)记者从2月26日召开的2016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上了解到,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今年9月完工并开始早期科学观测,整体调试将于2016年5月开始。目前,FAST已开始临时观测和产生测试数据。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贵州省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谢晓尧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FAST每日产生数据在5TB左右,这些海量的数据要保留10年以上,因此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要求非常大
科技日报讯 (石一文 胡利娟)北京市无人机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12月2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此举不仅能够提升北京市无人机系统的基础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系统技术的研究能力,聚集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同时,还可作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力量,促进无人机应用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进程。 依托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成立的工程中心,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无人机平台和发动机等技术应用开发、飞行服务、通用航空市场,以及产业规划等主要业务,面向军民两用领域开展技术研发、集成验证、整机销售、多元化运营服务等工作,预计将于2016年建成国内一流、区域特色、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结构
科技日报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12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于本月18日执行不载人飞行任务,测试“载人龙”飞船发射中止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如果一切顺利进行,该公司就可以送两名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 SpaceX在推文中表示:“‘猎鹰9’号火箭的静态点火测试已于1月11日成功完成,我们计划于18日进行‘载人龙’飞船发射逃生系统的飞行演示,验证在轨运行期间,如果发生意外紧急情况,该系统能否将宇航员送到安全地点
编者按:在登月的历史上,一直是美苏大国争霸,在近十年来中国开启了追赶的步伐。俄罗斯最新计划于2031年首次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每年实施航天员登月探测活动。2019年1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