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
报告内容摘要:第一、二代半导体,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无法胜任高温(>200 °C)等苛刻服役条件。SiC是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代表性材料之一,与GaN并称为第三代半导体双雄,有望解决第一、二代半导体高温稳定性的瓶颈问题。本报告向大家介绍我们团队近年来在SiC低维材料领域开展的一点工作
2019年12月2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召开2019年职级晋升、轮岗局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玄洪云同志进行廉政谈话,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秘书长陈建峰同志出席并讲话,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吴晓东同志主持会议,职级晋升、轮岗的30位局处级干部参加会议。 玄洪云同志指出,集体廉政谈话既是工程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在政治上、组织上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论文通过分析、比较“一带一路”倡议前8年(2005年1月)及后6年(2019年6月)的15年期间,15个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58个发电厂开发项目的***息和数据,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煤炭,天然气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论文预计到2030年,所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累计承诺排放量为56亿吨二氧化碳(范围在40至72之间),但如果在所有“一带一路”发电项目中,化石燃料发电的预计增长速度可以在2030年之前放缓,那么其排放影响将相应减少。论文还定义了一个全球首创的“绿色比率”,该比率可用于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电力行业中的环境可持续性水平
科拉科夫教授为俄罗斯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现任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新纳米材料力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教授。是俄罗斯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著名专家,高性能燃气轮机陶瓷复合材料发明人,主要研究方向: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氧化物熔体电化学、玻璃、氧化物陶瓷、结构陶瓷、多孔陶瓷和无机材料科学。已发表16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参加42次科学会议(其中包括33次国际会议),已授权20多项俄罗斯和国际发明专利
本文摘要:2016年4月5日,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导J.Y.Richard Liew教授采访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并开会了一个小型学术讨论会。Richard Liew教授给土木学院研究生和设计院结构工程师讲解了钢结构和人组结构构件抗火研究的近期动态,就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抗火研究团队涉及课题不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指导,布置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2016年4月5日,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导J.Y.Richard Liew教授采访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并开会了一个小型学术讨论会
公司与中原油田联合申报的“高温高盐特高含水油藏二氧化碳三次采油技术”项目,经过重重选拔、审核、答辩,被授予2016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省委、省政府直接支持的科技类奖项,该奖项是公司多年来获得的高级别政府科技嘉奖项目。 本次项目能够成功申报,得益于公司坚持不断的创新,一是引进行业先进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公司现有工艺流程进行全模拟;二是通过持续模拟、对比分析,大幅降低装置能耗;三是在现有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和各行业专家进行细致交流,先后自主设计并投产三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多项核心技术系行业原创结合;四是结合项目使用方中原油田相关专家,提供实际投产数据,有针对性地完善申报材料。通过统筹安排一系列准备工作,大大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张晓刚先生就读于武汉大学金属物理专业,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历任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G20后续会钢铁专家组成员(商务部)、国家质量品牌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国家科技战略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中国标准2035战略项目课题组副组长(工程院)、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原质检总局)、国家认证认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M博士毕业于英国某高校,博士毕业时自己尝试申请英国的博士后职位,但该国的很多招聘明确锁定本国公民,所以其DIY申请并不成功。M博士认同术业有专攻,转而求助于知识人网,当时其开出的条件也比较苛刻,要求排名锁定在世界前20的高校,且接收单位必须地处大都市。根据知识人网多年的申请经验,客观来说,如需满足所有要求,且很快落实职位,那么申请人对薪水就不能有太高的期望
刘锦川,美国籍,1937年10月出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资深院士、金属与陶瓷部合金行为与设计组组长。 刘锦川博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在金属间化合物、贵金属合金设计和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等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国际材料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他共发表学术论文344 篇 编辑国际学术刊物20本 主编国际科学期刊4本,获得美国专利25项
青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院”)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经营方向为海洋科技项目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工程院依托一所平台,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工程勘察、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具有现代化的实验测试实验室,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系统。工程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公益科研专项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