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既有较高的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犯罪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保卫部门从事犯罪预防、犯罪分析与预测及罪犯矫治等业务工作和在检察、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犯罪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犯罪学原理、西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犯罪被害人学、犯罪预防学、犯罪心理学、罪犯矫治学、犯罪评估导论、犯罪学研究方法、犯罪统计学、公安学概论、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刑事法律咨询业务部是我们的核心业务部门,由专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执业律师组成,成员均毕业于中国一流法律院校,多数拥有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或以上学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理论功底深厚,而且部分成员具有在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司法工作的丰富经验。 刑事法律咨询业务中心组提倡并践行团队精神,整合集体智慧和资源,保证刑事法律咨询业务部的案件质量,为生命辩护、为自由辩护。刑事业务部在长期执业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辩护效果,法律咨询深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因此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业绩关系,在当事人、学术界、国家机关中赢得了良好的职业信誉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博士,刑法学教研室副主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理事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及台港澳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刑事一体化理论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经贸系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学位。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1995年7月至2001年8月,河南省物资集团公司,先后任秘书、 部门经理等职务; 2006年7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维基百科中的法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法律相关的帮助或意见,请咨询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从业人士。详见法律声明
据微信公号“津云”4月22日消息,陈凤超任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代理检察长。 陈凤超,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吉林榆树人,1985年3月入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学位。 陈凤超1985年起在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检察院任书记员、助检员;1992年起在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任办公室党组秘书、助检员、审查批捕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副检察长,2011年任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2012年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亚美am8,2018年1月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同月当选为院长
2019年7月24日上午,《社区矫正法(草案)》专家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2019年第19期(总第160期)立法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受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同志委托,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负责人李存捧一级巡视员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马曼同志,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陈培勇副巡视员和钟蕾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刘箭,1970年4月生,湖北利川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8年-1992年在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5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2009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任湖北省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经济法研究会理事
【概要描述】刑民商事法律部由专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执业律师组成,成员均毕业于中国一流法律院校,多数拥有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或以上学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理论功底深厚,而且部分成员具有在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司法工作的丰富经验。 部门电话:13776102458 刑民商事法律部由专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执业律师组成,成员均毕业于中国一流法律院校,多数拥有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或以上学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理论功底深厚,而且部分成员具有在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司法工作的丰富经验。 律所地址:苏州市宝带西路1177号世贸广场6幢612-616
近几十年中国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虽然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不断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支持中方伙伴探索符合社会大众利益的发展道路,北京代表处通过开展社会政策交流介绍德国政策层面的解决措施。此外,为全体社会参与者制定公平有效的程序规定,对于可持续社会发展来说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