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观念里,多数人认为想减肥就是要做有氧运动,但近年却有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指出,想要有效减脂,适当地加入高强度训练,效果会比单做有氧来得好。

ACSM曾在2011年研究里,找来10名、年龄约在24岁左右的年轻男女,分成“冲刺组”与“耐力组”进行六周训练。

“冲刺组”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的循环是“冲刺30秒、休息4分钟,共循环6次”;“耐力组”则是每周进行3次、每次平均45分钟的长跑。

顺带一提,受试者皆是训练有素的人选,不是什么肥胖族群,并已尽量排除掉初期减肥不论强度、极有可能就有效果的情况。

六周之后结果出炉,“冲刺组”一共花费6.75小时(但实际上只有耗费0.75小时在冲刺),即减掉12.4%的体脂肪;反观“耐力组”的训练时间高达13.5小时,减了5.8%的体脂肪。

有趣的是,两组人马还做了2000米测验,原以为耐力组选手在这部分会有较好成绩。

但事实证明,不管是耐力组还是冲刺组,双方皆在2000米竞赛的性能表现,皆提高超过5%。

对此,研究人员也表示,想要备战5公里这种中长距离的路跑比赛,适时地加入一些冲刺的课表,对运动表现有所助益!而冲刺之所以有减脂效果,不外乎是运动后过耗氧量(EPOC)、及代谢率被提升所造成,在预料之内。

因此可以推测,距离短、强度高的冲刺训练之所以能帮助减脂,并非着重在当下效果,而是借由改善身体机能与代谢,得到好处。

但考量现实,短距离冲刺不是人人都跑得动,加上受到场地限制、有时又会受气候影响,种种限制导致部分人还是甘愿躲回被窝里,让减肥成为明天的事。

因此,为解决天气、附近没有场地可做冲刺练习,甚至是完成不了冲刺等因素,替代方案“推(拉)雪橇”就此孕育而生了!

雪橇训练可以成为代替冲刺的方案,原因大致有二:

首先是推雪橇的动作与跑步相类似,主要是靠双脚在运行,可搭配冲刺训练,加上有重量要克服,让你操作起来更有目标,也能训练到肌力。

再来就是雪橇训练相当好操作,就像跑步一样纯粹,而且推雪橇的距离通常不会设定太长(距离长则是需要场地),要设计成高强度的训练菜单方便很多,况且雪橇训练有多种方式,比起跑步冲刺,能增添训练乐趣。

简单的训练菜单安排如下:

推雪橇(高把手)20米,5趟。趟数间休息60秒。

推雪橇(低把手)15米,5趟。趟数间休息60秒。

拉雪橇(行走)15米,4趟。趟数间休息30秒。

拉雪橇(冲刺)15米,4趟。趟数间休息60秒。

注:以上菜单可视个人能力调整距离、趟数及休息时间。高低把手的差异,在于身体是否较靠近地面。

当然,如果你加入的健身房内,没有雪橇这种器材也没关系!毕竟训练的精随还是在“高强度”这三字。

现在也很流行使用壶铃、药球等器材做全身性的爆发力训练,其强度也都不会输给跑步冲刺或是推雪橇。

如果你想回归最单纯的做法,在跑步机上做变速的冲刺,其实也可行哦!最关键的还是强度安排及体能适应。

此外,若是本身的体能基础尚未达到一定,最好还是不要贸然尝试,运动中如感不适,切记停止动作,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