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很多厂商来公司介绍他们的data mining产品,突然让我觉得自己很庆幸论文是写生活型态的题目。因为这样,我对因素分析与集群分析都有涉入过,很容易就能了解data mining的菁华。

当初为了要用生活型态作为研究架构的自变项,是经过了一番坚持与努力….

生活型态是行销上常用的市场区隔,在传播学领域上较少使用,要说服老板愿意,就花了一段时间。不过,因为系所的整合特性很强,我也特别到管院与资社所去修了消费者行为、行销策略、网络心理学等课程,就是想将外所的研究工具用到自己的领域中。

记得,光是研究架构就花了很久很久时间被反复修改,毕竟,跟传统传播研究方法与领域都有所不同,是需要去挑战与说服老板的,找很多文献来支撑自己的看法,当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不过研究计划终于通过。

在设计与分析问卷时,同样遇到很大的挑战,不过这也是我刻意想去面对的,因为借着自己的研究,学习到很多量化统计的方式,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没想到今天突然发现,冥冥中其实自有安排,生活型态的确是很重要的市场区隔,也是一种趋势,而我所应用的量化方式也在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