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诱因、动机与教师研究生产力(I)

近年来亚洲各主要国家投下巨资,为追求成为世界一流学府而努力。各大学为力争上游,纷纷以金钱诱因鼓励大学教师多作研究。在我国,教育部已宣布大学教师薪资制度弹性化,可由各校依照教师研究表现自行制订薪资分级。各大学亦提供金钱诱因,制订各种奖金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多发表研究论文。金钱诱因是否真能提升教师研究生产力?不同的动机理论对此有不同的答案。本计划目的之一即为测试认知评价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以深入探索诱因与教师研究表现之间的关系。又,金钱诱因奖励政策的成效如何?是否会改变教师研究行为──例如投稿频率,共同作者等。由于文献显示学术界出版论文者集中在极少数人身上,那么金钱诱因是否真的会让更多的教师投入研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较易被金钱诱因驱使而作研究的教师,其特性为何?本研究拟以我国9 所大学14 种科系之专任教师为对象,搜集人口变项、动机和长期研究生产力资料。一方面,本研究可视为特定时间点上崭新且独立的横剖面资料搜集。另方面,本研究欲与申请人在多年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而成为学术界较鲜见的长期追踪资料,继续对教师研究生产力之相关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本计划之研究结果,一方面可填补高等教育文献空缺,另方面可对金钱诱因政策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