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政府于2015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推行“绿表置居先导计划”,把位于新蒲岗兴建中的景泰苑857个出租公屋单位,以市价六折出售予绿表人士,为公屋租户提供更多置业的机会。其后房委会于2016年通过了销售计划,并于2017年8月完成了销售工作。
距今约三年,根据房委会的资料显示,于2019至2020年期间,共有11个景泰苑的单位于居屋第二市场进行了成交。笔者尝试分析上述11个单位,在“居屋第二市场”转售的情况。其中有3个单位位处于高层(27楼及以上),有5个位于中层(14至26楼),3个位于低层(13楼或以下),少于200平方呎的有3个,大于400平方呎的有2个,介乎200至300平方呎的共4个,而介乎300至400平方呎的有2个,单位面积较大的稍占多数。综合11个单位的平均定价为180万元,而每间平均成交价则为370万元,账面获利平均每间约为190万元,较原来定价赚取约一倍的金额。
诚然,由于私人楼宇市场价格在过去亦持续攀升,积累了一定的升幅,故放售景泰苑单位也反映了当中的因素,加上位于市区地段,屋苑具有不少吸引力。再者,以单位转售的数量而言,约占屋苑整体单位数量的1%,比例较低;但若于短期内转售图利的情况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房委会有需要考虑进一步收紧资助出售房屋的转售限制。
政府于2018年6月份,修订了居屋、绿表置居以及港人首置盘等的定价机制,售价进一步贴近市民的负担能力,而价格也较过去的大幅调低;随后房委会亦收紧了补价转售的规定,由过去的5年禁售期延长至10年,即10年后才可补价于公开市场转售单位,但仍保留在第三年起可让未补价的资助出售房屋单位在居二市场进行转售。
毕竟,提供资助出售房屋的主要目的,为市民提供置业安居的机会,在短时间内转售图利并非政策的本意。笔者认为,可探讨延长现时首两年以不高于原价转售予房委会指定买家的做法,至首五年,减低单位于短期内转售图利的情况;长远而言,资助出售房屋单位应禁止补价在公开市场转售,继续在居二市场为绿、白表人士提供置业的机会。
黄咏欣:“事故单位”或“事故同座单位”是否难以承做按揭?
政府可考虑把有关计划扩展至房委会辖下的居屋及租置计划业主,房委会现时大约有38万间居屋及租置计划屋邨单位仍未补价,预期符合相关资格的业主数量将会大幅增加,进一步可促进单位的流转。
招国伟:应进一步优化“长者宽敞户全免租金试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