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中往往会受到周围跑者影响,不自觉得加快速度,结果比赛后半段,体力消耗殆尽,所已找出适合自己的“步频”,就是重要的课题啦!初学者可以不用勉强自己,今天就拿6小时完赛当例子,为大家解释。

训练步频计划,开始!

确实掌握自己跑完1K需要多少时间,计算出步频(=距离/时间),想要在6小时内到达,用一般跑步的速度,可以抓1K用7到8分钟跑完。

进行固定速度长时间跑步的“配速跑Pace running”和阶段式提升速度的“渐进加速Build up”等训练,学习如何确实的掌握并调节步频。

配速跑Pace running

用固定的速度跑完一定距离,而训练的开始与结束的1K左右,为了热身和舒缓,应该跑慢一点。

☆ 建议配速:以较慢的步频热身(1K,10分钟)→加快速度至目标步频上,途中尽量维持(1K,8分钟)→减缓步频,训练结束(1K,10分钟)。

渐进加速Build up

决定距离后,用较慢的步频起跑,接着阶段式的提升速度,直到到达目标速度后,再开始减缓速度。训练的重点在于,必须正确的调节每个阶段的速度。

☆ 建议配速:用缓慢的步频起跑(1K,10分钟)→步频加快一级(1K,8分钟)→步频再加快一级(1K,7分钟)→步频下降一级(1K,8分钟)→步频再降一级,训练结束(1K,10分钟)。

跑步的速度若能和呼吸的节奏配合,让体内的“供氧量”和“消耗量”达到平衡,自然跑得更轻松,跑步的时间和距离也能拉长。配合手的摆动来呼吸,更能稳定呼吸的节奏喔!下面为大家示范3种速度的呼吸法:

连续吸气2次,连续吐气2次。适合平常轻快的速度跑步。

连续吸气2次,一次吐气3秒。这种呼吸法可以提升氧气摄取量,适合快速跑步。

跑上坡的时候,步频比较慢,尽可能用小步伐、较快的节奏,轻快的跑,如此一来可以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大幅度摆动手臂,脚就能自然的像前踏出,身体不要过度前倾喔!

跑下坡路段的时候,很容易速度过快,带给脚和膝盖负担,还有不停刹车减缓速度,也会带给脚步负担,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自然的步伐和稳定的速度。

tip.平长平路跑习惯之后,突然跑上、下坡会不习惯,肌肉酸痛,但是这是训练肌肉很好的方法喔!不妨用周末时间训练,跑完按摩加上泡澡,新一周又能精神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