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且治愈率很高的癌症。根据统计,早期的大肠癌如果妥善治疗,存活率高达90%以上。大肠癌主要是由大肠内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发现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据欧美国家经验,每一至二年粪便潜血筛检约可下降18%至33%的大肠癌死亡率。因此,本局自93年起,开始推动50-69岁大肠癌筛检服务,93年至97年,已筛检约120万9千人,发现1298个大肠癌个案,且约三成以上属于零期或第一期的个案。依据本局资料统计,97年50-69岁民众近2年曾接受粪便潜血检查比率达11%。

粪便潜血检查(FOBT)是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血,目前粪便潜血检查是用免疫法,不需饮食限制,因此相当简单方便,但粪便潜血检查并非百分之百,所以当有任何异状时,仍应找专科医师做必要检查。如果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时,应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其好处是检查过程如有发现病兆或瘜肉时,可以直接取样做切片或是将它切除。

另,国人饮食摄取过多红肉及缺乏运动,是大肠癌发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饮食中蔬菜水果的摄取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生,而脂肪、红肉等摄取过多则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生。因此,要预防大肠癌的发生,除要多摄食蔬果等高纤维饮食与规律运动外,50-69岁民众每2年至少应有1次粪便潜血检验(IFOBT),以早期发现大肠癌病变,以早期诊治。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及高油脂食物。

大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后,所以50岁以上民众应每1~2年接受粪便潜血检查,但是有个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肠癌病史的民众,建议直接接受全大肠镜检查,检查年龄也要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