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主题:
4.每人限参加1个赛项、1支队伍。
3D打印改变生活:设计并完成一个由3D打印结构和开源电子硬件组成且具备一定功能性、艺术性及人机交互性的作品。
1.作品的主体结构须通过3D设计与3D打印实现(可结合部分其他方法实现的结构,非3D打印件不得超过总结构体积的20%),主要逻辑与控制由开源电子硬件实现。3D结构设计须使用IME3D系列软件,开源硬件须使用Bluebit。
2.作品文件与源码:结构设计为IME3D系列软件源文件,程序须提供Python或Scratch for Micro:bit及其他第三方程序文件。
3.演示文件:推荐PPT格式,侧重描述作品的设计与技术实现、创新与实用的价值等多方面内容。
5.功能演示视频:演示作品主要功能,5分钟以内,mp4格式,文件须小于50M。
本次竞赛套装为第十六届NOC全国比赛“3D智能作品创作”赛项的专用套装,包含鹤然-IME3D创新教学系统Bluebit开源电子硬件器材以及若干3D智能作品案例,可全方位支持学生参加比赛。
鹤然IME3D创新教学系统打破常规的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的建模方法,结合青少年熟悉的表达方式 绘画、数学、搭积木、捏橡皮泥等,轻松进行创意设计。共包含了九款产品:3D魔术师、3D程序员、3D艺术家、2D转3D、3D积木、3D浮雕、3D漫像、3D快速建模和3D创意模型库。
“3D智能作品创作套装”中使用的程序设计软件为Bluebit开源电子软件,用于学习编程与传感器控制,支持Scratch图形化编程、Python代码编程等多种编程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意设计的基本步骤,可用于完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场、智能生活等一系列物联网应用的创意智能作品,提高学生对开源智能电子硬件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十六届全国NOC大赛“3D智能作品创作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