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腾了近两个月的高雄市长补选终于落幕了,一家欢乐两家愁的结果是早在预期之中的,只不过差距拉大到有点出乎意料,最大赢家当然是民进党,国民党是小输家,最大输家是柯P的民众党,这也关系到未来高雄地方政坛的生态与板块的移动。

从这次补选得票率来看,陈其迈获得67万多票,得票率突破70%,打破陈菊在高雄立下的障碍,但没打破自己在2018年拿下的74万票个人纪录,其实在补选投票率仅四成多的情况下,已属难能可贵。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赞成罢韩的票,有20万没有出来挺陈其迈,这部分选民的走向,很可能在未来高雄市政治板块的移动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眉蓁这次只获得24万多票,得票率25.9%,创下蓝营高雄市长得票新低,其实也不令人意外。从国民党宣布征召李眉蓁开始,就注定会是这样的下场,“德不配位”是不分蓝绿很多人的共同看法,包括很多浅蓝的选民闭着眼睛也投不下去。

这次国民党在高雄“保三”失败,头号战犯绝对是向党中央大力推荐李眉蓁的高雄市党部主委庄启旺。自从他接下韩国瑜主委的棒子,总统、立委、罢韩、补选四连败,而且每一场都输到脱裤,就连稳赢的高雄市议长补选,也一度差点被他亲手搞砸,相信他应该没有脸还继续坐在主委的位子上。

最惨的是民众党“赔了夫人又折兵”,据说为了帮吴益政辅选投下上千万元,结果最后只得到3万8千多票,比立委的票数还少得多,不但200万保证金确定打了水漂,民众党也是灰头土脸。柯文哲干脆连败选记者会也缺席,可见他对选举结果有多不爽又失望。

本来的如意算盘是想利用这次高雄市长补选,来试民众党或他个人在高雄的水温,结果证明他想太多了,算盘珠子掉了一地。民众党要落地高雄,经过这次洗礼,出现严重水土不服的症状,与柯P的光环大不如前也不无关系,至于会不会影响到他四年后出马参选2024总统的意愿,还有待后续观察。

陈其迈虽然终于圆了迟到十多年的高雄市长梦,但他接下来马上要做的不是他在胜选演说中提到四大优先,而是如何与前前朝的菊系势力妥协,毕竟这次能坐上市长宝座,几个花妈子弟兵,包括前副市长史哲、前文化局长尹立、前新闻局长张家兴等人及市议会中的“新六小福”,都在台面上或台面下出了不少力。

有了两年前双方不同调以致失去经营20年的高雄的惨痛经验,这次两造应该学乖了,陈其迈信誓旦旦说,未来只有“高雄队”,没有“迈团队”,但如何在权力分配上取得大家都能接受的安排,不但考验陈其迈的政治智慧,也是未来民进党能否在高雄再执政20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