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大家常听见亦不陌生,但原来肝亦有机会结石!医生解释,其实胆管是源自于肝脏,如同一棵树般在肝脏有很多分支,继而汇聚至左右的肝管再进入胆总管,但有患者会因肝脏的胆管中的胆汁淤积,而形成肝结石。
肝结石的成因主要与感染有关,尤其是寄生虫的感染有关,当中一个较为常见的寄生虫为中华高脂肝吸虫,常见于未熟透的淡水鱼,而一些落后地区的感染率亦会较高。感染该寄生虫,会令肝脏中的胆管长期受到损伤,其后造成胆管慢性发炎,结痂并变得狭窄,最后胆汁会淤积于胆道中,形成结石。医生补充,香港近年越趋发达,肝结石个案有大幅下降的趋势,但或由于新移民移居香港,因此不时亦出现零星个案。除此之外,先天性胆道狭窄,亦有机会导致肝结石,所以一般人亦不能忽视。
一般而言,肝结石甚少会出现病征,可是当结石堵塞胆管,便很大机会出现急性胆管炎的情况,病征为发烧、发冷、右上腹疼痛、黄疸等,医生提醒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求医,因为患者病情有机会于24至48小时内恶化,甚至出现细菌入血导致的败血症。
医生会处方抗生素治疗急性胆管炎,但要从根本解决问题便须进行手术移除肝结石。潘教授表示手术有两个方式:第一是在胆管制造一个接驳口至小肠,结石会掉落至较宽阔的小肠,便不再堵塞胆管,减低结石堵塞而引起的胆管发炎的几率;第二便是把受影响的肝脏切除,这种方法除了较为彻底,因为肝结石是会增加肝内胆管癌的癌变几率,约10至20%肝结石患者最后会演变成胆管癌,因此这项手术能有效预防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