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师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中营造出本次教学使用“素养导向的交互教学法”为教学主题,设计出英语听说读写的 6C 课程。教学对象是台北市国小四年级学童,观察到素养导向的交互教学法活动,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说流畅度和发音正确度,正向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以及信念。
108 课纲上路,阅读素养也是让孩子快速认识议题的教学策略。本次教案实例结合 Inquiry Cycle 探究式循环学习模式,让学生从教室内走到校园中,让年纪尚小的国小二年级学童,也能高度参与跨领域课程,用课堂中所学的英语来与同学沟通,并和家长分享成果!
在 CLIL 教学中,时时检视课程的发展,并对过程和结果时时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评估能提供课程发展者对未来规划许多启示;另外,对于课程发展中学生认知与语言的需求,亦需要教学者时时留意。
知识概念是驱动探究的动力,而概念的深度理解有赖不同概念间的连结和规律的建立,进而能产生跨时间、跨情境的迁移。以领域概念理解和深化为经,以学习历程和策略为纬,以素养发展为轴的三维体系,正是素养导向课程设计的精要。
课程设计乃探讨国小六年级学童跨域整合“交互教学法”阅读教学策略和“5C 关键能力精神”,结合“学科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 CLIL”为理论架构来设计课程,期望国小学童能培养出多元关键能力。
跨学科教师在考量与英语结合的课程时,需清楚理解教学语言的使用层次,切分不同教学阶段的语言使用,方能提高课程方案实际实施的语文与学科学习之有效性。故以下就跨学科的课程面向,与目标语言使用的种类与内涵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