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邀参加了政府机关主办的改善劳工低薪困境咨询会议;因为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国内薪资分布往较低薪方向移动,低薪问题有恶化趋势,其中又以21到30岁的人在各年龄层中占比最高。

低薪问题颇为复杂,难怪各有苦水!根据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对低薪族所下定义,台湾低薪族门槛大约落在新台币22000到23000元之间。站在劳工立场,此一薪资虽略高于劳动基准法所规定基本工资(2018.1.1开始每月调高为22000元),但以目前的物价水准确实难以应付生活所需,遑论结婚生子、养家育儿了!

站在企业立场,薪酬本来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低薪并非雇主所乐见。但调薪必须考量经营成本、尊重市场机能,否则企业都无法永续经营了!如何调高薪资?而受薪者也不能景气好薪资高乐观其成、景气差薪资低就难以接受!

站在政府立场,国民生存权为宪法所保障,让人民安定生活责无旁贷。只是虽已逐步调升基本工资,却仍无法解决低薪问题;虽已不断鼓励、奖励雇主为劳工调薪,效果却仍有限。在此情况之下,乃见仁见智地有最低基本工资之外另订低薪劳工标准的议论。

平心而论,克服低薪困境必须劳工、企业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劳工要在工作岗位上敬业、动脑达标;企业要在经营策略上不断创新突破、做大润饼;政府要在政策上创造经济发展优势环境。唯有形成劳资政“金三角”,并进一步有效设计运作,才有可能跳脱低薪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