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广圻(1770 – 1839),字千里,号涧苹,别号思适居士,又号无闷子、一云散人,江苏元和人。平生不为科举而读书,年三十才补为县诸生。
顾广圻嗜书如命,尤好宋版书;热爱藏书之余,更勤于校书。其校书原则是“以不校校之”:“不校”是指若无可信的证据,绝不随便改书,以免把没有错误的古书,因自己的主观反而改错了;“校之”是说如果改一个字,一定要能说出古书错字造成的原因,这是对古书负责的态度。校书的过程,务求“惟无自欺,亦无书欺”;校书的目的,则希望所有古书都能“存其真面,以传来兹。”
顾氏卒后,他的好友李兆洛为之撰写墓志铭,称赞他:“凡立言者,藉君不朽。书有时朽,先生不朽。”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也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由此可知,藏书家的贡献,不止于保存文物而已,对于校勘版本也是居功厥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