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外语、或是对外语所在的文化背景不熟,在命名或写文案时必须特别小心,最好多找几个真懂的人看看。
上图是一位目前身体微恙的(但中文很好的)老外朋友 Martin Hiesboeck 拍到的轮椅照片;这个品牌的名称叫做“Karma”。
Karma这个字的意思,认真说起来有点复杂,详细请看Wikipedia的解释。
Karma可以翻译为“业”、“业报”、“报应”、“果报”等等,对东方人来说并不是太陌生的观念;而且基本上还算中性,并不一定指好事或坏事,只是一种“因果关系”。所以,或许用这个字当品牌的人是把它往好处想,当作“功德”来解释。
虽然这也不是说不通,但当这个字放在“不得已才会用”的轮椅上时,会有一种几乎是在嘲讽使用者的感觉,可能会令人感觉很不舒服。
再强调一次,在命名或文案中使用比较特别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字义,更要注意表面上看不到的文化背景,以及跟产品之间的情绪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