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并不特别喜欢喝咖啡。就算在咖啡厅里一小口一小口啜饮一杯,也是因为她的香气跟诗情画意的气氛。何况,一旦下午喝一杯,晚上就容易失眠。直到生了小孩,一方面为了提振精神,二方面也不再有睡不着的顾虑,我便开始自己冲泡咖啡。

自从义式咖啡开始流行,卡布其诺、拿铁、焦糖玛奇朵便成为我的最爱,不苦,可以喝到牛奶的滋味,又有一种香甜。当然,也因为星巴克的林立,我再也喝不惯三合一或便利商店里的罐装咖啡,反倒开始买了滤杯、奶泡器、磨豆机。等到周末的早晨,冲泡一壶咖啡,烤几片土司、煎个蛋、火腿,吃一顿悠闲的早餐。

一直到最近,我跟老公在HOLA闲逛时,又看到我们之前想买却犹豫不决的摩卡壶礼盒组,刚好那里有一个煮咖啡的专柜,售货员正在跟几个主妇讲解使用的过程。我喝了一小杯现煮的咖啡,又比较了几种咖啡壶,还是决定购买礼盒组比较划算。后来只剩下我跟先生,煮咖啡的店员热情地招呼我们。因为决定要买,就当场向店员讨教。那是一位看来三十来岁的女性,言谈之中可以听出她对咖啡的热爱。于是,她教我摩卡壶的煮法跟用阿拉丁壶滤泡式的煮法,甚至要我当场现学现买。

听她这么一讲解,才发现当中还有许多的学问跟小技巧。

原来摩卡壶是专门煮义式咖啡、花式咖啡的,而滤泡壶则适合品尝单品咖啡。两者当然有不同的煮法。原来以前我们惯用的冲泡法,其实最需要技巧,要用滴漏壶(也就是阿拉丁壶,这个名字更可爱),先闷再淋。之前要先温杯,滤泡的时候可以在杯里先加一颗方糖。

隔天早上,我们用摩卡壶在家煮了第一杯咖啡。

自己烹煮的乐趣就是享受这一连串的过程。从开始磨豆、准备器具、烹煮滤泡,每一个小动作都可以成为片刻的永恒,也因为每一个细微之处调制出不同的味道。

后来我又去另一家专柜添购咖啡豆跟一个比较小的滴漏壶,准备在办公室大展身手。

于是,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滤泡一杯咖啡。我想,这应该也可以成为一种仪式。

本来喜欢花式咖啡的我,品尝了第一杯自己泡的单品咖啡,难得不加牛奶、奶精,却真的发现,咖啡有许多层次的滋味。

或酸、或苦、或回甘、或香醇,每一次冲泡都有些许的差异,每一口都值得细细地品味。

时间在咖啡香中暂时静止,我的感官思绪单纯地享受饮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