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国,到2020年中国人均每天喝一杯咖啡的话,仅咖啡豆市场每年将达到500亿美金,整个产业链将产生上千亿美金的市场。咖啡的普及化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了。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20~30岁占了18%。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咖啡产品的推广应该富含文化气息”咖啡作为一种舶来饮品,对中国人来说,每天饮用的人毕竟还属于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新兴消费阶层(如年轻白领、学生)对其有很大的兴趣,但他们属于消费较不稳定人群,也就意味着不太会构成持久的消费能力。咖啡的稳定消费者主要还是以中年男性知识阶层为主,但他们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对新品牌的选择机会较小。事实上,对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咖啡的饮用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品位的象征。因此,针对国内咖啡市场的消费者更应该耐心进行咖啡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宣传咖啡的历史文化,才能在国内拓展市场。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咖啡市场表面上看似稳定,极少出现大的变动,而事实上,这一市场不仅存在行业内部各咖啡品牌的竞争,还面临着与茶饮料、果汁饮料等相关产品的竞争。据调查,三合一咖啡平均每消费一次最低需要1元,速溶咖啡最低需要人民币2~3元,至于炒磨咖啡,最低也要10元。在高档咖啡馆,一杯咖啡最少也得近20元。而果汁和碳酸饮料价格相对于咖啡要便宜得多。所以,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人群来说,果汁和茶饮料就成了他们的首要之选我们也必须在市场还未成熟前先丰富产品线再进而引导消费者接触咖啡饮品,因此要提高咖啡的市场竞争力,价格也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入WTO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咖啡这种西式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正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时尚、品味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高品质的现代生活。
统计显示,拥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为100万包。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如今咖啡年消费量仅为20万-40万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同时中国潜在的咖啡消费者约为2亿至2.5亿人,这已与目前世界大咖啡消费国美国的市场不相上下。
(2)从增长速度上看目前中国人的咖啡消费仍然不大,但增长势头非常可观,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为15%,而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仅为2%。同样有数据表明,1998年起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正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未来几年中国有望成为全世界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3)从人均消费上看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欧美的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为500杯以上,有些甚至超过1000杯,如芬兰、瑞典。近邻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韩国人年均消费140杯。而目前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有4杯,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相比之下,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将有着巨大的发展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