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天的“光·影·香港夜”于11月23至25日在香港多个地标景点,以及中环与苏豪区的建筑以一系列光影装置、投影短片、艺术作品及佳肴,让社会各界置身光影世界,重新认识香港的文化遗泽及建筑。亦是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
每个展览装置质素都很高,可惜因为各个作品分布在香港不同地点,我只去了几个位于中环的景点参观。其中一个较触目的相信是在中环邮政总局外墙的3D投影片段。
于香港大会堂的作品E-motion,是一个旅程,通过光影、形状、颜色及动态,唤起香港从过去演变至现在,然后迈向未来。
《竹子广场》巧妙利用香港结合传统文化及现代元素的特色表扬皇后像广场作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遇之处。
都爹利街石阶上建造了一个充满各种昆虫的光影森林,以之象征一个失落世界。艺术家祈望运用光影装置让人类寻回都市中遗失许久、与大自然的联系。
各个作品都十分高水准,不过很可惜是知道此活动的人并不多,我问的所有同事都不知道这活动的存在,而我都只是从Facebook看到有朋友上载了影片才得知。
如此出色的众多作品境然如此的欠缺出色的宣传被冷待,举办当局责无旁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