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专题讲座:村校的教与学(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香港的乡村学校,由二十年代开始从私塾形式逐渐脱变至近代的学校教育,期间学制与课程等都历经重大转变。村校盛载乡村独有的记忆、历史、感情,是认识乡村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次讲座会以乡村学校个案为例子,由口述历史访谈和个案故事切入,分享村校的教与学,展示乡村教育的特色。
网上专题讲座:中式建筑的吉祥图案文化 (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走进香港历史悠久的乡村,我们不难找到祠堂、书室、庙宇等中式建筑物。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传统建筑的屋脊、横梁、斗拱等,会发现不少吉祥图案和装饰。这些吉祥装饰图案不但反映中式传统建筑特色,更展示出古人对幸福生活的期许,有着不同文化象征。是次讲座以香港不同中式建筑物为例,介绍各种吉祥图案的含意和文化意义。
网上专题讲座:新界历史讲东讲西(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新界”,是英国通过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界限街以北的土地后所出现的地名。本讲座将论述英国为何要租借新界、英国接收新界时的状况、墟市的出现等,并会重点谈谈大澳在英治前后的角色转变。
近年,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备受质疑。然而,本地仍有一班年青武者,默默耕耘,尝试把传统武术的精粹,应用于搏击擂台之上。是次讲座,请来多位深诣武术的嘉宾,共同探究如何透过擂台实战,验证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
大潭笃水塘是大潭供水计划(1883-1917)四个水塘中最后建成的,亦是容量最大的储水库,是香港供水史上其中一个重要标志。CACHe请来的港大房地产及建设系潘新华博士,分享水塘选址的过程及考虑,及水塘建造过程中相关人物的想法及港督的演讲内容。
最近在摩星岭公民村旧址一带发现了多块1898年的墓碑。在该处见到的其他战前墓碑,鲜有刻上年份,但近期发现的这批墓碑上都刻有“光绪廾四年”,更注明死者的男女性别。这样的特例,究竟是否和当时的坚尼地城鼠疫坟场有关?是次讲座会向大家分享个中的来龙去脉与保育价值。
“CACHe Up”同行者尊享活动:华籍英兵在香港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