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台大海洋所初次登岛时,曾描述“在东沙内环潟湖里潜水,犹如飞鸟翱翔在丛林”,同一批学者十年前再登岛时,已是怵目惊心的珊瑚大坟场。如今,珊瑚骨骸随着涌浪飘散,在东沙岛北侧及东南侧海域分别绵延2、3公里长。
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和国内公私立大学组成团队展开复育,其中,东华大学教授也是海生馆研究员樊同云表示,在海域内布下塑胶网固定骨骸,希望成为新天然礁岩,让随洋流飘来的活珊瑚能落脚,并尝试移植人工培育珊瑚幼苗。
樊同云说,珊瑚对海洋生态影响很大,不仅产生鱼群聚集效应,珊瑚自然死亡会形成自然堤防,形成造陆效果,保护海岸。根据先进国家经验,珊瑚保育有成,不但可丰富渔业资源,附带的观光游憩效应,每公顷的经济产值逾6千美金。
海管处长吴全安表示,过去东沙海域珊瑚覆盖率达七成,沦为坟场后仅一成,经一年的努力,才提升至近三成。吴全安希望三年后东沙岛能成为“全原生植物”岛屿,并对外开放,供全民一起欣赏上帝为台湾保留的这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