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总署于1972年及1973年先后发射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太空船,旨在穿越小行星带,拍摄木星、土星,以及研究太阳风、宇宙射线和太阳风层等。虽然先锋10和11号分别于2003年及1995年与美国太空总署失联,但仍然携带着代表全人类的“宇宙瓶中信”离开太阳系,永续星际之旅。5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藉着这个专题展览,回顾先锋号的技术、旅程和发现及对日后太空探索的影响。
互动展品“月球︱火星虚拟现实”利用由国家航天局及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数据,构建出月球及火星虚拟现实,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探月落火”之旅,游走于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着陆区。
香港太空馆设有两个展览厅,分别为“宇宙展览厅”和“太空探索展览厅”,合共面积1600平方米,当中设置约一百件展品,其中约有七成属互动展品。展览透过有趣的互动展品,配合灯光效果和环境布置,介绍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香港太空馆收集及保存各项与天文或太空科技相关的重要物件。这些藏品会用于研究、展示、出版、教育活动及配合博物馆发展。
“智博行”以崭新的方式提高参观博物馆的乐趣。这是一个博物馆流动资讯及导览平台,利用语音、文字及多媒体内容,深入介绍展品。平台以室内定位技术提供展品和设施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