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
冬至节的降临,让全国各地都感受到了寒流的威力,纷纷掏出最厚实的衣服,寻找温暖。其实,除了大自然的寒冬,楼市的冬至节也悄悄到来,这个关注楼市的人应该非常清楚。所谓花无百日红,中国楼市也没有永恒的春天
春节假期后,四个一线城市房地产复苏的情况,引发较多关注。 从数据看,2月份,一线城市住宅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比如,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同环比涨幅均超80%,深圳二手房过户量创新下18个月来新高。 土地市场升温 20城宅地成交平均溢价率超5% 近期,中国多地楼市升温,土地市场热度也有所回升
防城港世嘉国际 紧邻高铁北站 交通便利 均价7500元/㎡ 世嘉国际 位于防城港市中 心区金花茶大道西侧,交通便利,紧邻高铁北站、汽车总站和公交车总站。目前主推的户型有建筑面积71㎡、77㎡二至三房,均价7500元/㎡,预计2021年12月31日交房。 * 提示:页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所涉及装修状况、标准以合同为准;页中出现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踏入2023年以来,楼市迎来多项利好消息,包括本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及政府解封全部防疫措施等,本港踏入复常道路,经济有机会加速复苏,为楼市带来正面刺激。 本报抓紧楼市脉搏,主办《2023年地产复苏转势讲座—把握楼市新机遇》,邀请到资深投资者、纪惠集团首席执行官汤文亮;对本港楼市非常熟悉的知名学者、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讲座教授邹广荣,以及地产界专业人士、泓亮咨询及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翘楚,从内地买家购买力、息口走势及政府楼市辣招等多个方面,全面剖析今年楼市走势,助读者掌握置业良机。 是次讲座将于本月25日,假香港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22楼,香港总商会演讲厅举行,时间为下午2时至4时,由于座位有限,请读者从速报名,费用全免
本文摘要:今天,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月宣告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或许是一项耽误了十几年的改革措施,而且继续也还没有跑到几乎放松生育的那一步。但无论如何,这却是是时隔分开二孩之后的又众多变革,也是中国经济在现在和未来进账的众多受到影响消息
我去了几日旅行,仿佛与香港楼市脱节。同行友人问,所有影响楼市的大数据都是向好,点解我仍然睇淡楼市,当时我并不明白他所讲的大数据是指什么,所以只能说我并没有睇淡楼市,只不过认为细价楼楼价高,与一般小市民购买力脱节。严格来说,这就是大数据,但我知道一般专家所指的大数据就是有六成多住宅单位没有按揭,就算有做按揭的物业,平均借贷比率是四成以下,以这个数据为根基,楼市有什么危险
春节以来,全国各地楼市的暗流涌动,让许多人感到了阵阵寒意。阳春四月,全国重点城市中超过六成成交量环比下跌,北京、大连等城市成交量跌幅达到三成以上;而“五一”期间,全国54个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同比下降了32.5%。其中,一二线城市下降幅度最大,一线城市同比下降40%
专访|中洲陈志兴指明年楼市渐复苏 首季交投量料将反弹 楼价波幅5%至8% 楼市受疫情、加息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楼价持续回软;中洲置业首席执行官陈志兴表示,现时楼市在多种负面因素影响下,出现回调是合理现象,预料今年全年楼价回调约10%。随着疫情缓和,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预期美国加息周期踏入尾声,认为最坏的情况已过去,预期经济环境将会改善,楼宇交投量将出现反弹,楼价亦会逐步回升,对楼市长远发展抱有信心,强调“只要香港经济好,楼市自然好”,展望明年全年楼价波幅约5%至8%。 陈志兴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楼市疲弱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包括疫情、俄乌战争、美国加息等负面因素影响下,楼市出现回调是合理现象,目前整体楼市气氛一般,如有部分人士计划今年置业,惟受整体市场气氛及外围因素影响准买家入市信心,普遍持观望态度,以静待后市发展,故令成交量减少,预料今年全年楼价下跌10%
田兆源表示,本港的经济活动正逐步复常。 【本报记者报道】信和置业执行董事田兆源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经济活动也逐步复常,预计本港今年楼市向好,楼价平稳向上。 田兆源表示:“通关了之后,以及疫情稳定之后,无论睇楼量及客人成交的速度,都是加快了
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过热苗头,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有关部委进行调研督导、出台相关政策,行政、金融、土地等手段多管齐下遏制楼市过快上涨势头,传递出“房住不炒”底线不容突破的鲜明态度。 一个多月十余地方密集收紧楼市 新一轮调控来袭? 2020年下半年“开场”仅一个多月,中国楼市风向似乎已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