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态特征:体延长,身体前半部较粗,后半部逐渐侧扁,肛门位于体中央后方,靠近尾端。吻短,吻端圆钝,不具唇瓣,口裂不超过眼睛后缘。体长为体高之13.2倍,头长的5.8倍;躯干长为头长之2.7倍;头长为眼径之5.5倍,为吻长之4.5倍;头长为眶间区之4.5倍;肛门前之侧线孔80。牙齿为较钝的圆锥齿,上、下颌齿呈1-2列的规则排列。不具锄骨齿。鱼体无鳞。侧线完整,侧线孔呈黑色,主要分布在鱼体中央。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端,后鼻孔较大,开于眼睛前方。舌头游离。眼睛稍微朝上。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胸鳍发达。背鳍起点对应在胸鳍基部的后方。鱼体呈乳白色,稍微有黑色素分布于鱼体上。(陈鸿鸣 & 林上智)

栖所生态:深海鱼种。生态习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由 东非、马达加斯加到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台湾采集自南部外海。

渔业利用:本种为罕见鱼种,无经济利用,一般充作下杂鱼以及学术研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