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全球主要的疾病死因之一,也是冬季高发病。科学期刊《Nature》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透过270万参与者的DNA资料,新发现了61个与中风相关的基因组,将有助于识别中风类型,以及不同人种的用药研发方向。

研究团队成员、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授廖勇柏表示,这项研究集结各国400多位专家学者,旨在验证与人类中风相关的基因位点。学者们过去曾针对欧美人种找出了部分中风相关基因,这次研究人种扩大到了亚洲、非洲人、拉丁美洲,非欧洲人约占三分之一,东亚人占中风患者约10%。

团队先对约160万人进行了基因研究,其中约11万人患有中风,找到了中风相关基因组89个区域,其中61个为全新发现;后又在另外 110 万人中验证了这些基因组区域。

廖勇柏表示,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预测不同基因对应的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其亚型,还有助针对不同人种,找出个人化的用药与研发方向,让用药更为精准。

廖勇柏也指出,台湾的人体生物数据库已有20万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与基因资料。团队首次将其与健保数据库的详细就医资料进行串档,有助精准预防与治疗台湾人疾病。他希望台湾人体生物数据库能持续搜集50万至100万人的本土资料,与健保资料串档,将对全世界精准医疗与公共卫生做出更大贡献。@

一日加班1小时8年后中风率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