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与2,我们总是不知道自己当下所为道不道德。
基于3,我们总是没有道德知识。
基于4,我们并无先验的道德知识。
a.1(我们总是不知道自己当下是否正在梦中)是先验知识。
b.2(梦中之所为,均非不道德)是先验知识。
c.基于a与b,5(我们并无先验的道德知识)是先验知识。
d.若a为错,则1为归纳而来的后验知识,未必为真。
e.若d正确,则我们未必总是没有道德知识。
f.纵e正确,我们可能会有的道德知识,仍非先验知识。
g.基于a至f,5为先验知识,必然为真。
这个想法针对的好像是针对个别行动的道德知识。我们可以有普遍的道德知识,像是“杀人在道德上是错的”。当我有看到人杀人的经验,我无法知道是否真有人杀人,因为我可能在做梦,但我知道杀人是错的。
你可以争论我怎么知道杀人是错的(我凭什么有这个知识),但这个争论的基础,可能就不会来自外在世界怀疑论。
请再指教:
我们用不着实际意识到一个非在梦境中的恣意杀人行为,就能知道这种行为是道德上错误的行为。
基于1,我们似能宣称自己具有先验的道德知识。
虽然2,但因受限于永恒的辨梦困境,我们仍然总是不知道我们所实际意识到(以及将来可能意识到的)的杀人行为,是不是道德上错误的行为。
基于3,我们于2所宣称具有的先验道德知识,总是无法让我们知道已经被与将要被例示于意识中的行为究竟有无道德性。
基于4,2的先验道德知识,终究并不具有行为有无道德性的确认作用。
基于5,我们于2所宣称具有的先验道德知识,其实并不具有道德知识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