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荷理论 (Cognitive Load Theory),是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能记住一些东西,又会忘记一些东西。

知识体系 (Schema)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小到糖是甜的、掉入河里是可能淹死的,大到会开车、会使用编程语言开发软件,这些世界知识提供了我们跟这个世界交互所需的全部。

如何才能让知识进入到我们的Schema中,成为我们终身能用的知识?

隐喻就是用schema中已有的知识去帮助用户理解新的知识,例如我们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这样就很快大家就能用对于感冒的了解,来快速了解抑郁症这个新概念。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宗教和传说,很多时候在母语中很成功的隐喻翻译成另外一个语言之后,就变得非常难懂了。

悬在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西方宗教)

这就是纽伦堡漏斗,很快就可以让读者掌握这些知识。

隐喻让我们便于理解概念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带来理解的障碍。隐喻强调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但这些相似并不全面,例如时间就是金钱,实际上时间不完全是金钱。道可道,非常道,被定义、被隐喻,被叙说的道一定不是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