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产生声量,这样对政治人物会有感,因为是帮助护士。
不过刚刚委员提到的建议是群众募资,不是都是募资吗?
会让人家觉得真正的声音有听到,我们有要试着做一些改变,但是主流不愿意改变,可能有一些考量,如果发生之后,让非主流的人影响主流,也许大的药厂会在瓶盖上做这样的变化,这一些事就慢慢发生。
台湾有一些药厂。
专利都过期了,因为时间点有一点久了。
这个是蔡医师取的。
后来都是往前推,就是药厂改过来做,药厂不会得最这么庞大的势力,如果我们有一条支线愿意,也让人家看到,的确使用上,这个也减少很多动作,把前面的取药、盖子取消掉,我的医护人员可以多做很多比较有意义、价值的事情,也不会让这么多的这些废弃物,在处理垃圾的人再次受伤。
为什么我的角色会在这边出现?因为我的老板跟蔡医师是同学,他说蔡医师毕生的心愿是希望把这一件事推上医疗,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界的商业里面,他算是很弱势的团体,如果要由他们来发声,很难,因为其实在医院,看蔡医师准备的资料,其实都有被报导、报告或者是做访谈。
但是在没有发生之前,这个不会被增加,因为主导者不会让这一件事发生,这一件事永远不会产出,这个也是为什么蔡医师奔走这么多年,也见了一些药厂的董事长,但是真的很难推翻这整个供应链改变的这一件事,这个是比较难一点。
刚刚委员提到的这个案子其实是眼药水,改的是一个事情,但是现在是要把一个很完整的供应链切掉,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如果这些针,像全球有100多亿支,尤其这些又是欧美主要的品牌商,他们不会去做,因为这个牵扯实在是太多了,因为我们现在都希望,我们都了解这整个改变的供应链其实是很大的挑战跟问题,如果有另外一个支线是可以从这样子去试试看,像自己国家也有一些制药厂,如果愿意去试,我们甚至把这样的设计share来做这样的改变,让整个使用者去使用到这样的东西,觉得这个对我们有帮助,这样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