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礼物:神老师爱的全教养,用理解取代责备,拥抱孩子的不完美!
一听到要做劳作,那孩子就开始皱起眉头。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教学影片,解说再解说,还是不断地听到他的哀号声。
发下材料后,看他完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他哭着说:“我不会!”
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不会。”
我再解说一次,要他专注地看着,他还是摇头。等到有人已经完成作品了,他还是两手一摊,说:“我不会。”
我请已经完成的同学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带着他做,只听到他一直抱怨很难,然后说:“这样就可以了!”
我不想当着其他孩子的面发作,只当作没听到,请他做好后拿给我看,结果错得离谱。
我告诉他这个地方做错了,要拆掉重做。他说:“为什么?这样不行吗?我觉得差不多呀!为什么一定要做成那样?”
过了一会儿,我请他把劳作拿来给我看,他竟然用剪刀把线都给剪了。我问他把线剪断了,要怎么做?
他说:“我懒得拆,用剪的比较快,再拿一条就好了呀!”
我跟他说,所有材料都是依照人数订的,没有多余的。弄了两节课,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做好了,只有他的桌上摆着没办法重做的线材。
光是做一个劳作,他哭了三次。当他说要带回去让妈妈做时,我立即拒绝了!一旦孩子把劳作带回家,一哭二闹,没有哪个妈妈受得了!只能勉强替孩子完成。我不想徒增妈妈的困扰,便请他把材料放在我的桌上,隔天再做。
第二天早上,我们的情绪都已经重新归零,我请他把该做的工作做完,就到我旁边来用我的材料重做。我一边教他做,一边提醒他哪个步骤做错了,再请另一个手作很厉害的孩子盯着他,结果过没五分钟,他竟然就完成了!
我告诉他:“你好棒!你看你可以做到的!”
我在他的联络簿上写着:“××一到学校就想办法完成昨天的美劳作品,超棒的!下次面对困难时,也要像这样想办法解决。”
如果第一天写联络簿,上面就会是我满满的情绪和抱怨,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但是等到他自己拥有完成的喜悦,再让家人鼓励这孩子一次,是双重的增强作用。
这孩子的学习态度一直都是先抱怨、先放弃再说,一旦做错了也懒得修正,只想赶快把作业交出去,依赖心很重。不论是学科还是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让我得多花时间纠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