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拼经济的说法,这种说法会使老百姓以为,政府可以用某种方法在短期内使经济变得非常好,这也是我国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但是,经济绝对不可能在短期内拼得出来。
我们不妨看看好的运动员是怎么样培养出来的,当然他要有点天分,可是他一定会注意自己的体格是否够好,不能够只在花拳绣腿上下功夫;好的钢琴家一定每天练习很久的。
有些人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刺激经济,比方说,减税往往会使得股票大涨,也会使得GDP增加。可是这种刺激经济的方法有点像强心针,在短期内当然是有效的,可是任何一个国家总不能一辈子都在刺激经济。北欧有很多国家很少提到他们政府刺激经济的办法,美国在减税的时候,应该知道北欧一直是高税赋的国家,但是他们也是经济相当好的国家。
世界上有些国家经济非常好,也是国人羡慕的对象,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常有竞争力。一旦有了竞争力,经济自然就会好。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竞争力,不论政客如何努力,经济绝无变好的可能。
我们对政府的要求不是希望政府能够拼经济,而是希望政府能够使我们国家有竞争力。要有竞争力,也绝对不是呼几个口号就可以达到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是发现自己国家的弱点在哪里,然后在此下功夫。问题是,这种做法往往不够耀眼,因此政府就不喜欢做这种往下扎根的工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国家做不出非常高级的特用化学品,这绝对不是我们能够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科技和物联网这些伟大的技术来解决的。化学工程师很快就会告诉政府应该重视混合分散和分离纯化,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技术听起来是不起眼的,所以政府大概也不会有兴趣。政府官员应该知道先进国家之所以能够做出很特别的特用化学品,都是因为他们的工程师在一些基本技术上是远远超过我们的。
国人希望经济变好,而且多半寄望予政府,总希望政府官员手里有一支魔棒,一挥之下,经济就会变好。可惜世界上没有这种魔棒,所以国人永远对政府失望。我们是一个民主国家,有政党轮替,可是老百姓总觉得政府没有将经济搞好。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应该督促政府往下扎根。
在过去,往下扎根往往就是造桥铺路、设电厂、铺设自来水管、办学校等等,我们在这些建设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如果要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要好好地在工业基础技术上下功夫。这也是基本的建设,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造桥铺路这一类的建设。如果政府能够使我们国家有好的工业基础技术,经济绝对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