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该会成立二十多年来,接受的投诉案件有近二千多万件,件件涉及服务质量问题。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售后服务还有相当差距。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工作持续性差;

(2)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售后服务意识淡薄;

国外学者提出新的服务质量模型较少,而更侧重已有模型的应用和修正。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多重属性模型”来评估服务质量。

美国学者潘拉索拉曼(A.Parasuranman)、隋赛莫尔(Valarie A.Zeithaml)和贝里(LeonardL.Berry)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顾客主要根据可靠、可感知、反应、保证、移情等五类服务属性评估服务质量,并依据这五类属性的内涵,于1988年设计了由22个指标组成的SEVE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服务质量评价的难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为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他们主要还是研究服务评价的,并未对售后服务进行细化。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是目前国际国内把指标细化,操作性强的标准。

如何获得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

企业如想要获得售后服务认证证书,首先需要按照《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GB/T27922-2011)建立起服务体系,在体系运行3个月之后,向认证中心提出申请认证,认证中心收到企业提供的资料后,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按照公正、合理、规范的原则,对企业建立起的服务体系进行评审和评分,评审合格,按照最终的评分结果颁发相应的星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