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一门可以说很简单,又可以很深奥的学问,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吃,无论是三餐、三加一(宵夜),或甚至是少量多餐,每一餐都有着错综复杂的问题,吸引著世界上的人投入其中进行研究。像是应该怎么吃才是最好的?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时间该吃东西?该吃多少分量等等,都是这庞杂的“吃”这个字衍伸出的问题,从这里就看得出来,台语名言“吃饭皇帝大”,不是随便说说的。

国外也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You are what you eat.”,简单来说就是“人如其食”,你吃的东西就会塑造出你是什么样子的人。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满合理的,毕竟吃下肚子的,不管是好的是坏的都会累积在我们身体里,最终都会表现在我们的身体上。但这样就有人开始有疑惑了,那么吃怎样的食物才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呢?恩,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更正确需要解答的应该是背后的问题:“为什么你会想要变得更好?”

近年来因为资讯的流通,国外许多新的饮食习惯不断引进,像是早期的地中海饮食到热门的生酮饮食以及低GI饮食,甚至是断食,这背后会引起潮流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更好、想要让自己更健康或是更标致美丽。但在这么多饮食潮流的另一方面,营养师却也再三其口地劝导大家不要太执著这些饮食方法,太走火入魔反而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只要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就可以了。

看起来很复杂,对吧?但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都对食物有种着迷,而这着迷的背后原因都是想要让自己更好、更健康,以至于大家都想找出最有效率也最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饮食指南。这个问题也许永远都没有解答,就像是“美”的定义纠结了数世纪仍然是自由心证,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选择每一餐、分辨每一口吃下的东西,都是能够符合我们心中定义的“好”食物,能够让我们的“嘴巴开心、肚子快乐”,那这样就够了。

吃到好吃的餐点,心里的那份开心愉悦是旁人无法比拟的;而吃下健康的食材,那份带给身体的快乐舒畅也是别人无法想像的。也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唯有自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听从再多的专家学者或明星网红的建议,都远不及自己亲身尝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来得有效,像是选择天然、无添加的原料所做的产品,或是多吃“真食物”而不是加工食品等,都是可以随时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