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学院)智慧健康学校大数据实验室于今年推出“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分析应用”项目,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高效、标准化、智能化的课堂评价,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为教师于学校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方向和指引。 “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分析应用”项目透过课堂“教”与“学”行为数据建立课堂互动编码体系,从功能、形式、层次、范围和倾向五个方面提出13种思维方式,支持深层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透过多模态课堂数据的采集集成,建立语料库,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以支持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分析,并客观、实证地将分析结果清晰呈现给教师与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估及改进指导。 AI实现自动化分类编码 项目通过自2000年起二十年间的课堂研究,以剑桥大学教学对话研究部(Cambridge Educational Dialogue Research Group)所发布的标准:CI-PCD( Coding Instrument for Productive Classroom Dialogue)为基础,对课堂对话语料进行编码。标准包括六大分类:从先前知识、个人主观意见、对问题的分析、对知识整合、对知识推断和对话间的构建。透过人工智能将堂课整体表现进行分析并以不同的可视化图表呈现报告结果,令教师可以了解课堂中对话及互动质量的分布,与大数据库中大师课堂进行对比、运用及有机整合,逐步形成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范式,在不同课型、不同问题情境和教学需求中灵活应用。 项目透过英文课堂、中文课堂,目前也进展至粤语课堂,是全球唯一两文三语、覆盖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科目的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分析应用系统。学院现正推出先导计划,为中小学校提供二十节课堂的录音、分析系统使用培训,并支持学校根据需求、教师资源开展多个教研工作坊。 学院致力于善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与AI技术,为学校、教师和教研人员提供推动教学进步的工具,协同香港中小学校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香港教学质量添加全新动力。 撰文:张沁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 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执行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