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状态方程模型的建立,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和齐次性,非线性系统在静态工作点处的线性化,传递函数,结构图及其化简,梅逊增益公式。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响应,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系统的主导极点及高阶系统的响应,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和绘制方法,零度根轨迹和广义根轨迹,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和波特图,开环及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及其关系,PID控制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反馈校正,按期望频率特性进行校正,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及其判定方法,状态观测器设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极点配置和状态反馈。

相平面的概念,奇点及其分类,极限环及其分类,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方法,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分析方法。

2、比例:经典部分80%,现代部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