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阿叔的这两句名言 “我有压力、你有压力”、”未解决” 道出了很多和我境地类似者的心声。

前几天参加一个第三方顾问公司的座谈,被问及”你的工作与生活是否平衡?”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几乎是脱口而出 “不平衡,工作压力很大!,但是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的缓解压力的办法”。和一些朋友聊天也总是莫明其妙的绕到这个问题上来,”累”,几乎是所有人的感觉,无时无处不在的压力使得大家的生活状态总好像是被拉满了的弓。

洗手间里有人贴了”彼得原理”的小贴士:

用压力来套用似乎也很适合:一个员工逐渐能承受更多的压力(也就是所谓的进步、绩效提升喽),但最后总会被压力压垮。

今天看到英国《金融时报》斯特凡•斯特恩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别让你的员工太郁闷》:

心理健康和幸福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事。给予应有的关注甚至可能产生经济效益。毕竟,企业已尝试过其它各种方法来提升生产率:培训、质量、跨职能团队、重新规划。或许链条中真正缺失的一环是不良的健康状态,尤其是精神健康。

可惜,这样的话即使被老板看到也未必能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