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及时间:香港大公报2010年8月4日 商情本文: 香港中文大学公布最新香港生活质素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香港人生活质素持续下降,达该指数推出以来最低位。有学者认为,因2009年甲型流感入侵香港,加上楼价高企,令香港人负担愈来愈重,生活不快;并预计2010年楼价将会进一步攀升,经济各个指数或全面下跌。 香港中文大学自2003年8月起,在每年进行一次香港人生活质素研究,以社会、经济及环境3个分类,合共21个指标,综合成整体生活质素指数。 与2008年相比,2009年整体指数下跌2.64,已是连续第二年下降,当中社会分类指数明显下跌,至于经济及环境分类指数则轻微上升,反映普遍香港人对整体生活质素不太满意。 调查还发现,2009年有5个指标出现下跌,属社会分类的传染病呈报比率指数更下跌5.74,成跌幅最大指标,连累整体生活指数下跌。中大生活质素研究中心主任伍世良指出,2009年香港发生“甲型流感惊魂”,市民经过2003年“沙士”一役后增强危机意识,不少学校出现甲型流感怀疑个案已立即向香港卫生署呈报,令香港出现传染病肆虐的“假象”。 在经济方面,市民负担能力、失业率及实质工资均较2008年差。中大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称,2009年香港楼价高企,相比2003年水平已升近七成,但市民收入并无大幅提升,令市民饱受“供楼”压力,而数值亦反映不少市民失业及对工资水平不满。他表示,虽然2009年经济分类综合指数较2008年回升,反映香港经济从2008年起轻微复苏,可是效果并不显著,相信未能抵挡楼市冲击。 庄太量续称,虽然最低工资即将立法,但无法令整体实质工资提升,而且或会进一步提高失业率。另外,2010年楼市持续升温,带动租金上升,预料2010年大部分经济指标均会变差,势大幅影响整体生活质素指数。 在社会方面,2009年香港政府表现指数较2008年轻微上升。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称,2008年香港政府受梁展文事件,以及副局长和政治助理薪酬过高投诉影响,令指数跌至低点,而2009年政府再无出现丑闻,指数随即回升。他预计2010年政府推出“政改”后未能令指数大幅回升,相反指数或会再轻微下降。 伍世良提出,香港政府可作多方面改善。如调查发现政府问责制度“不合格”,政府可更有效咨询市民意见。庄太量建议政府推行租金宽减措施,更可利用卖地收入资助新生婴儿将来置业,免受高楼价“欺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