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 教授师您好!其实我心里非常感恩,有您们解答我们佛法上及生活上各式各样的问题。因为佛法而使我内心不会空虚,感觉比较踏实,每一次您为我解答的疑问,都使我受益良多,让我感觉正法尚在,所以我要好好的利用此生,好好修养自己,让自己的习气慢慢减轻,至少不要在烦恼中间过日子。

教授师您好!其实我心里非常感恩,有您们解答我们佛法上及生活上各式各样的问题。因为佛法而使我内心不会空虚,感觉比较踏实,每一次您为我解答的疑问,都使我受益良多,让我感觉正法尚在,所以我要好好的利用此生,好好修养自己,让自己的习气慢慢减轻,至少不要在烦恼中间过日子。

学佛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很耐心的去认识自己,从烦恼中间去发现自己的缺点,进而慢慢去调整它,使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少。老禅师常说“修行是修理自己的那个“我”,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认识“意念”的问题,及“我”的问题。我前几天才发觉到。原来修行不只是要调理自己那个“我”,“意念”的调整也很重要。“意念”如果调理的好,那个“我”就轻松多了,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跟“意念” 相应,如果意念上所建立的并非正知正见的话,那这个“我”就很容易陷入烦恼之中(请问教授师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其实意念就是“我”的单元啊,怎能不相应!问题在什么是意念?你必须了解,这部分有兴趣的话,请学习千佛山的静坐止观法门,当会有清楚的介绍,学法要不辞辛劳,纸上谈兵是学不到东西的。

一旦我陷入了烦恼中间就要去认识了解烦恼的内容从中发现业习的利害进而去突破它,这还不够还要去调整引发我烦恼的“意念”,请问是否可以这样去调整这个“意念”和这个“我”。

答:关键在五蕴的认识,这是静坐止观必谈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