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左)与厨房壹号创办人黄志超签署合作协议。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蔡竞文)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称,食品制造业乃香港传统行业,生产线大多较为传统,于香港地少、工资高昂环境下,企业渴求可节省厂房用地、人手同时确保产品质素的智能制造方案。本地食品生产商“厨房壹号”昨与生产力局签署协议,由局方为该公司的中央厨房建设智能生产线。该项目是生产力局协助下首个成功申请政府创新科技署“再工业化资助计划”的项目,获资助最多三分之一的项目总开支。

根据协议,生产力局将为厨房壹号的中央厨房建设智能生产线,提供“一条龙”支援服务。厨房壹号创办人黄志超昨表示,在考虑扩展业务时,希望寻求更智能的生产方式提升竞争力,趁着疫情期间生意稍受影响的重整期,决定为厂房升级。而局方向他们提出许多完善而性价比高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并介绍切合需要的政府资助令项目能顺利开展。

厨房壹号现时主力生产低温慢煮及烧烩食品,期望透过智能生产提升净利润。生产力局针对其业务进行深入了解及评估,按其需要设计了U形紧凑布局的智能生产线,节省用地空间;精益化的生产设备布局和生产流程安排,可减少材料重复运送,有利加快整个生产流程并提升生产效率,预期明年第二季投入生产。

此外,局方为提供全面技术支援,设置实时数据可视化系统以助监控生产流程,确保食品安全及可溯源性,并分析和预视特别情况,提前对设备作出维护,可避免意外故障停机招致损失。数码化订单管理系统则可优化生产排单和出货安排,减少冗余生产造成浪费。

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称,这条新智能生产线将成为“成就智上”的又一成功例子,期待生产线于明年正式投产后,加强市场对“香港制造”食品的信心,为香港食品业注入智能制造新动力。

他又指,局方期望可推动更多其他本地传统行业发展智能生产及先进科技应用,对提升香港竞争力及令经济发展更多元化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