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因应新冠肺炎对经济民生的影响,特区政府昨日公布5大方面经济援助措施,纾缓居民及各行各业的经济压力,包括:减免税务及规费;推行中小微企援助及利息补贴;加强民生措施,支援弱势家庭;提升技能培训,实施以工代赈;疫后推出电子消费券。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表示,纾困措施将分阶段推出,连同加大基建投入,以及现金分享,涉及金额将超过270亿元。

因应疫情对民生经济的冲击,政府早前已推出多项纾困措施,包括政府部门出租的购物中心、服务亭或餐厅,以及公屋的商铺等商业场所免租3个月,同时原定7月至9月实施的现金分享,将会提早至本年4月开始发放,涉及金额共71亿元。

昨日政府再公布一系列经济援助措施,李伟农介绍,相关措施主要包括5大方面,分别是:减免税务及规费,以减轻企业及居民负担;推行中小微企援助及利息补贴,以扶持企业存续;加强民生措施,支援弱势家庭;提升技能培训、实施以工代赈,保打工仔饭碗;推出电子消费券,加快民生经济复苏。

上述措施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电子消费券,李伟农提到,疫情缓和后,特区政府将向澳门居民每人发放面值为3000元的电子消费券,消费券必须在澳门的餐饮、零售、生活百货等行业消费扣账;并以3个月为期限,盼透过消费券推动本地消费,提振内需。他指,有关措施涉及总额约22亿,将在疫情缓和后以派卡方式向每名居民发放,初步计划每日消费上限为300元 ,限3个月内使用。考虑到时间短、普及性和照顾长者消费习惯,特区政府决定委托澳门通开展相关服务,澳门通初步愿意将所有行政费用全数回馈社会。

至于其他纾民困措施,还包括临时性向每名特区永久性居民多发一次600元的医疗券,以因应抗疫的持续需要,关注个人的健康。同时,补贴澳门居民住宅3月至5月的全部水电费,以及对社工局经济援助的弱势家庭多发两个月的援助金。

李伟农称,今次疫情对本澳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特区政府除了确保居民的健康为最首要任务外,同时亦及时研判经济形势及变化,寻求对策、主动应对,目的就是要为澳门“稳经济,保就业”。特区政府深深体会到市民及企业面对疫情期间,所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困扰,面对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他透露,这些纾困措施将分阶段推出,连同加大基建投入,以及现金分享,涉及总金额将超过270亿元。部分措施由于涉及立法程序,因此会在完成法定程序后,争取尽快推出,执行细节将会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