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民健走日,在卫生署国民健康局“每日一万步‧健康有保固”号召下,您是否已加入健走行列呢?行政院与卫生署于95年公布每年11月11日为“全民健走日”,象征“两人双脚,结伴而行”,透过彼此的提醒,把健走融入日常生活中。今年国民健康局与体育署、环保署、文建会、观光局及财团法人希望基金会等,透过社区推荐50条社区精采步道,鼓励国人健走、健身。 根据国民健康局97年健康行为危险因子监测调查”(针对台湾地区,不含金门、马祖),以电话调查18岁以上民众(16678份),显示仍有4成4国人没有从事运动习惯,与96年调查结果比较发现: 一、十八岁以上民众,有运动人口增加4.3%,男女有别 我国运动盛行率已由96年的51.5%(男52.9%;女50.2%)上升至97年的55.8%(男57.2%;女54.5%),增幅达4.3%(如图一),以97年18岁以上人口(约18090656人)推估,每年约增加77万之运动人口数,其中男性为38.7万人,女性为38.3万人。女性运动的比率较男性为低。 二、各年龄层运动情形,尚待加强 就年龄层区分,18至44岁有运动者,占56.29%;45-64岁有运动者,占55.79%;65岁以上有运动者,占52.92%,显示各年龄层运动比率有待提升(如图二),年龄越大,运动的比率越低。 相关研究显示:有规律运动习惯的老年人从事运动的动机主要是“追求健康”。而不运动者的主要原因则是“太老或太虚弱”不适合运动,可见无论是运动或是不运动,健康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充分证据显示,对老年人来说,即使是少量的运动依然有健康效益,随时开始运动,都不嫌晚! 健走,是所有运动中最容易进行的活动,不论场地,随时皆可迈步走路,如果能找到一条自己喜欢的社区健走步道,或是在日常作息的路径中,规划出一条健走路线,更有助于让健走充满新意,也易于持之以恒。国民健康局为提供国人舒适、安全的用路环境,于93年起推荐各县(市)结合在地社区特色,规划192条社区健走步道,并于本局网站广为周知。本年与财团法人希望基金会等,透过社区再推荐50条精采社区健走步道,提供国人体验不同的社区健走步道或尝试自己规划的健走路线,既新鲜又充满乐趣。 健走不仅促进愉悦心情还可消耗卡路里预防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以及增强心肺功能与免疫系统,维持健康轻松又容易,但唯有养成日常习惯,每周至少维持三到五次,每日加总累计30分钟以上,才能发挥控制体重及增加心肺功能等健康效益,国民健康局提供10个健走诀窍,您也能成为健走达人! 1.利用通勤时间,能走就少搭车或提早一站下车,改采步行。 2.把握居家作息,趁着购物、寄信,街头巷尾也能多走一圈。 3.楼梯走上楼,坐电梯下楼,兼具运动效果也避免运动伤害。 4.增加健走过程中的乐趣,欣赏风景不妨亲子同行或顺便蹓狗。 5.三五好友自组健走团体,相互鼓励,凝聚动力。 6.作息规律、饮食均衡,健走过程也须定时定量,量力而为。 7.随身配带计步器,达成目标步数,每日一万步,效果更明显。 8.偶尔探索新路线,体验健走过程中的自我挑战与新鲜感。 9.参加健行活动,志同道合向前走,热络友谊也激励自己。 10.把握健走口诀“抬头挺胸缩小腹、双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摆动肩放松、 迈开脚步向前走”,自然而然展露您**健走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