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渔业公社虽然有很多渔船,但生产工具和捕捞方式落后,产量小,收入低。“当时华侨的港口大多是帆船,只能在北部湾沿岸捕鱼。”吴芳全激动地说。

如果你想增加收入,你必须有一艘新船,但钱从哪里来?

1980年农历正月初八,时任公社副主任的张志英到深圳蛇口视察。他亲眼目睹了香港本地商人与香港商人“补偿贸易”合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眼界大开。

华侨渔业公社很快得到批准,试图发展“补偿贸易”。谭大壮代表公社与香港星威水产品公司签订协议。香港公司提供一百三十万港元,用于购买新渔船和发展生产;公社以比广交会高出3%-5%的价格将水产品卖给对方。仅一年时间,渔业产量就增长了7倍,产值增长了3倍以上。谭大壮说:“自补偿贸易开始以来,我们升级了捕鱼设备,挣来的钱用于安置归侨和建造冰船。与此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探测器、雷达等,我们的捕鱼能力也变得更加强大。”

1984年,新港镇人民政府成立,实行政企分开。三年后,新港镇正式更名为侨港镇,成为越南归国华侨唯一集中居住的乡镇一级行政区。1995年,侨港镇成为北海最大的渔业镇,60%的家庭收入在万元以上。

新世纪伊始,华侨港的渔船再次升级,木船被铁船取代,进入海洋。李瑞珍和他的亲戚朋友一起筹集资金,安装了许多铁船,使他们的捕鱼能力提高了几倍。如今,他领导的公司――广西海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镇最大的民营企业。侨港镇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渔业生产和海产品深加工基地,覆盖全海洋产业链。侨港电力建设码头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渔港”,是北部湾最大的渔业贸易中心。年贸易量达20多万吨,总产值23亿元,占贵州渔业贸易量的7%。让。